- 點擊數: 713
指標生物也會失靈 學者:氣候變遷讓海洋污染更難監測
根據8日發表的最新國際級科學報告,全世界的海洋正以每十年0.11°C的速度變暖,同時以pH值每年降低0.0024的速度變酸。海洋學者哈特(Mark Hartl)指出,如此態勢可能讓過去用以監測污染
根據8日發表的最新國際級科學報告,全世界的海洋正以每十年0.11°C的速度變暖,同時以pH值每年降低0.0024的速度變酸。海洋學者哈特(Mark Hartl)指出,如此態勢可能讓過去用以監測污染
1.5°C的暖化未來將在30多年後實現!屆時生態環境將會出現什麼變化?人類阻止地球升溫1.5°C的勝算又是如何?國際權威氣候科學組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評估報告發表在即。國際性民間組織率先發表研究報告警告,由於全球暖化,上海、雅加達、倫敦和休士頓以及全球其他城市都在下
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估計,2018年全世界將產生10億個報廢輪胎,約2500萬噸。今日全球輪胎再製率為70%,回收率為50%,多的20%轉化為能量。相較之下,塑膠包裝或容器每年
英國衛報報導,前IPCC副主席、現任教魯汶天主教大學的氣候科學教授凡伊巴瑟雷(Jean-Pascal van Ypersele)與幾位學者共同指出,歐盟再生能源指令將「燃燒樹木」所生產的能源當作「碳中和」能
加州州長布朗10日簽署參議院100號法案(SB 100),將「100%乾淨電力」正式設立為法定目標。
繼提早四年達成「2020年減排13%、經濟成長26%」目標後,「SB 100」將使加州的再生能源比
英國衛報報導,北極地區最古老、最結實的海冰已經開始融化。過去四季冰封的格陵蘭島以北地區,即將成為開放水域。一位氣象學家以「恐怖」來形容這幾次的海冰融化。其他專
北海道的富良野以薰衣草聞名,在吸引外來人口的同時,有可能打造一個兼顧友善環境與農業發展的新社區嗎?311地震重創東日本,重建時又如何納入綠能在地生產與廢棄物在地處
科學家們找到一種方法,能在實驗室合成一種可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礦物菱鎂礦(magnesite),成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潛力新武器。地球表面形成礦物需要數百到數千年,但新研究得以將...
科技巨頭蘋果公司、軟體公司Akamai、電商先驅Etsy和再保險先驅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四家跨國企業買主開團合購綠電,與再生能源開發商談判,於上週披露一項開創性的交易,可望成為企業合作為電網增加更多再生能源電力的典範...
誰是都會區排碳怪獸?在東京,建築物的二氧化碳佔總體碳排的七成以上;在台北市,住商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整體排放的74%。為達到東京都的減碳目標,東京於2010年引入世界首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