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63
政院拍板三接外推455公尺 藻礁公投聯盟堅持應遷離大潭海域
為因應8月登場的藻礁公投,行政院今(3日)拍板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的觀塘工業港原址外推455公尺,並以不浚挖、不填地的方式展現保護藻礁的誠意,預估將使工程延宕兩年半,增加150億經費...
為因應8月登場的藻礁公投,行政院今(3日)拍板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的觀塘工業港原址外推455公尺,並以不浚挖、不填地的方式展現保護藻礁的誠意,預估將使工程延宕兩年半,增加150億經費...
台灣56年以來首次豐水期沒有颱風過境,農、工,民生都面臨缺水危機。但綠色和平今(28日)指出,早在10年前經濟部水利署就有研究指出,若氣候變遷未得緩解,2030年台灣各縣市將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辦理一系列「台北市氣候變遷公民參與」工作坊,昨(27日)舉行首場活動,以「推廣城市深度減碳」為主題,邀集相關專家與民眾共同討論。針對台北市高耗能的問題,建築師陳光雄點出...
今年初綠色和平也提起台灣首宗氣候訴訟。綠色和平23日偕同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與50多名律師連署呼籲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又名《溫管法》)修法納入「氣候變遷公民訴訟條款」,讓全民透過司法平台與政府對等討論...
新加坡商美歐亞能源(Maiora)計畫在彰化縣大城鄉、濁水溪出海口興建一93公頃的海精光電場,也是國內首座位於一級海岸防護計畫區「災害防治區」的光電場開發案,今(26日)進入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海審會)審查...
昨(22日)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接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代表,環團向總統遞交51項政策建言書,其中有關「2050淨零碳排」的主要訴求,蔡英文承諾會以此為目標,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環團對於政府欲建立溝通管道的態度...
經濟部能源局今(23日)表示,5月中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之場址劃設和遴選機制」,將海域空間劃設為低度、中度、高度敏感區,明確規範業者能開發的場址,以及應排除的範...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共同響應國際「2050年淨零排放」趨勢。台北、新北及台中三都也相繼端出比中央更積極的目標,將於2030年減碳30%。環保署今日則攜手環團與企業舉行創意路跑...
面對不斷升溫的氣候危機,全球已有131國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英國、歐盟更在氣候峰會前夕,再次宣示提升減碳目標。總統蔡英文今日表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識「RE100」近日宣布達成全球300家企業加入的里程碑,至截稿時間為止已累計307家,總用電量上看320TWh(十億度),相當於澳洲及義大利兩國的用電總和,未來將來都將轉為再生能源...
今(20日)台灣大學水科技與低碳永續創新研發中心召開記者會,針對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發表「薄膜蒸餾」與「電容去離子」兩項最新科技。其中,薄膜蒸餾技術加入太陽能與仿生概念,不僅薄膜耐污...
2020年台灣機車銷售總量突破103萬輛,創下新高,其中超過九成是燃油機車,電動機車僅售出9.9萬輛,較2019年大幅衰退四成,對電動機車產業發展造成衝擊。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19日公布最新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