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12
數位、環保雙挑戰 傳統製造業恐懼轉型 業者盼「大帶小」汰舊節能
全球面臨「E化(數位化)」、「Environment(環境)」的「雙E轉型」時代,國內高達98%、乘載近80%就業市場的中小企業,緊緊牽動著我國淨零目標。然而,傳統製造業者恐懼轉型的心理不容忽視,光是...
全球面臨「E化(數位化)」、「Environment(環境)」的「雙E轉型」時代,國內高達98%、乘載近80%就業市場的中小企業,緊緊牽動著我國淨零目標。然而,傳統製造業者恐懼轉型的心理不容忽視,光是...
國境解封,大大小小旅展陸續舉辦的同時,關注永續的「2022恆好玩低碳生活永續旅展」今(21)日也正式開跑,這是台灣第一場民間自辦的碳中和旅展。旅展本身全程計算碳排,展場使用環保署認證的零廢棄展櫃...
2022九合一地方大選今(21)完成候選人號次抽籤。環保團體則在北市府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候選人盡快提出氣候政見。綠色和平表示,9月起陸續彙整「氣候政見意見書」送交地方首長候選人,僅有台北市長候選人...
2025年我國將有16.4萬輛電動車掛牌,2050年目標達到電動車全面普及化。而隨著「Vehicle-to-Grid」技術(簡稱V2G)的加入,電動車未來不僅可以變成儲能設施,有如移動式的行動電源,甚至能協助電力調度...
水力發電是備受關注的再生能源之一,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簡稱小水盟)今(20)日宣布與水利署成立推動平台,公私合作開發河川小型水力發電。小水盟強調,台灣多山多雨的自然條件,河川小水力至少可以開發500MW,呼籲政府將河川...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風場本月進入選商,相關的環評調查準則、指引卻仍躺在環保署,趕不上開發進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昨(19)日完成環保署2023年預算審查,因不滿環評機制缺失,立委林為洲、洪申翰等人提案刪除或凍結部分預算...
能源新創企業「恆水創電」有一個心願,就是讓小水力遍地開花。今年7月恆水創電與台積電簽訂國內首張小水力購電合約,興建中的三座小水力發電設施,預計2023年5月全數完工。年底即將完工的宜蘭三星的案場...
政府推2050淨零排放目標,電網韌性和風險控管佔有關鍵角色。日本電力專家18日受邀在首場「2022台日能源高峰會」上分享,2025年日本開始布建整合電表、水表、瓦斯氣表的「次世代電表」,將是未來社會走向智慧綠生活的依據,更可以擴大...
民眾的智慧型手機壞掉,通常不是「整組壞了了」,而是部分零件損壞,更換後還能繼續使用。主打模組化設計和再生材質、荷蘭環保手機品牌「Fairphone」去年推出第四代,使用者訂購零件就能DIY修手機、功能升級...
淨零碳排是全球目標,全台規模最大淨零永續暨綠色能源展會平台「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將於明(19)日開跑。本屆展覽規模成長40%、共展出1000個攤位,創下歷年新高。展覽為期三天...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與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於17、18日舉辦「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邀請國內外業者、主管機關到場交流。對於目前我國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政策,國外開發商不約而同提出盼鬆綁國產化的要求,以降低產業負擔...
行政院3月公布我國2050淨零路徑,定調四大轉型、兩大治理與12項關鍵戰略,詳細的戰略規劃書預計今年底出爐。環保團體今(17日)批評,各項戰略的主責部會,陸續召開的社會溝通會議「有溝沒有通」,官方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