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蘇竣
因應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屏東科技大學以及東華大學共九所大學,18日共同成立「台灣永續治理大學聯盟」,除了建立大學永續治理交流網絡,還要設立永續專責單位、改善校園治理缺口、確立低碳轉型及韌性調適目標。台大校長管中閔強調,未來新的永續工作要從大學發動,大學應主動參與永續,擔當轉化、改變及領導社會的角色。
北中南東國立大學組聯盟 共享台灣高教界的永續治理知識
近日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上,各國領袖聚焦討論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尋找人類生存問題的解方。我國政府宣布2050淨零目標,除了民間團體與企業界積極跟進,學術領域18日再添一員生力軍。
台灣高等教育界9所國立大學共同成立「台灣永續治理大學聯盟」,成員包含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屏東科技大學以及東華大學。建立高等教育機構間的交流網絡,共享台灣情境的大學永續治理相關資訊與知識,共同肩負起大學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
台大主任秘書王根樹說明,台大身為領頭羊,攜手國內北中南東9所國立大學,結合聯盟學校的知識力量,共同持續發揮社會影響力。聯盟成立時設定九大推動方向,除了建立大學永續治理交流網絡,還要設立永續專責單位、改善校園治理缺口、確立低碳轉型及韌性調適目標。校與校之間也會有跨校性質的永續教學、永續研究合作,與產業及民間組織的永續交流、串聯師生倡議行動與創新方案,以及擴展國際視野。
整合各校成果 永續教育分進合擊
台大校長管中閔指出,永續已是全球不分地域、不分專業領域的共同問題。而大學高等教育的責任與企業不同,大學是研發能量和人才資源的匯集地,肩負教育、培育人才與開創研究的工作,未來新的永續工作要從大學發動,相關人才也要由學校培養,當然應主動參與永續,擔負轉化、改變和領導社會的角色。
各校也紛紛拋出淨零目標與永續治理方向,宣示對永續的立場。同時也可以見到各校在各自專業領域的成果與目標,如中興大學成立土壤碳匯中心、屏科大成立農業淨零與碳匯辦公室、台科大投入應用型研究,要在2030每年協助企業減碳5萬噸、中央大學設立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或是海洋大學的海洋永續發展研究等等。
管中閔強調,在聯盟成立之前,這幾所大學都各自在永續議題有所進展,除對內推動校園永續治理,藉由大學特有的教學研究與服務量能,可以對外擴大社會影響力。他說,隨著聯盟成立,將透過交流網絡共享資訊與知識,多方研究合作,加大永續教學量能,讓國內高等教育在永續發展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