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019
減碳、不塞車、城鄉平權 共享交通的未來歐洲街景
Jari Kauppila和他的研究團隊,分析芬蘭赫爾辛基和愛爾蘭都柏林等城市,發現共享交通能取代多數汽車需求。以都柏林的模擬結果,共享交通搭配火車和輕軌,就能應付大眾日常移動所需,替代現有98%汽車...
Jari Kauppila和他的研究團隊,分析芬蘭赫爾辛基和愛爾蘭都柏林等城市,發現共享交通能取代多數汽車需求。以都柏林的模擬結果,共享交通搭配火車和輕軌,就能應付大眾日常移動所需,替代現有98%汽車...
如果全世界要實現氣候目標,同時確保冷卻技術普及,也可能需要找到減少依賴傳統低溫技術的方法,包括「響應式」冷卻設備和冷藏的混用,以管理高峰電力需求,以及更智能化...
鷺科、鷸鴴科水鳥都跟黑面琵鷺共用鹽田、魚塭。洪夢祺表示,一般推測架設光電會影響水鳥的棲地選擇,但這些潛在疑慮仍缺乏具體資料。他比較擔心的是食物來源,尤其是曬池模式會因光電而改變...
隨著世界各地的都市和社區因極度乾旱、洪水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而陷入困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安海斯-布希英博(AB InBev)啤酒集團聯合發表一份報告,強調健康的河流如何幫助調適氣候變遷...
7月是全世界各地許多社群和環境組織的環境意識月。全球數百萬人響應了本月的「無塑7月」(Plastic Free July)活動,透過停止使用塑膠、「迎接挑戰」,提高塑膠污染的公眾意識。...
要找到深埋地底的地熱能源,探勘成本往往動輒數億;也因為地下熱源是相連的,在這個領域,有種行為俗稱「插吸管」或「搭便車」──看到別人找到熱源,就緊跟著在鄰近土地鑽井開採。為了排除這種坐享其成...
台灣得天獨厚,擁有風、光、地熱、海洋等許多可發展再生能源的潛能。據國科會(科技部前身)的研究,台灣地熱蘊藏量達25.4GW,相當於9.7座核四廠的總發電量。地熱可以24小時發電、不受風光影響,為何至今...
清水地熱電廠從1981年正式運轉,成為台灣第一座地熱電廠。但1993年清水地熱關廠後,地熱陷入近25年的休止符,直到2018年3月,台東泓泉溫泉渡假村以30瓩的地熱系統併聯發電、成為台灣地熱再出發...
台灣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但從清水地熱發電1993年關廠以來,就陷入長期停滯。地熱鑽探、研究、開發雖聞樓梯響,卻不見成功案例。這一點,從2018年開始改變。2018年台東知本泓泉渡假村以30瓩成為近年來成功地熱...
電動汽車主要有兩方面的環保益處。第一,電動汽車無廢氣排放,有助於保持城市地區的空氣清新。這對於改善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意義重大(例如北京周邊2018年PM2.5的組成部分中45%來…
蔡政府的電動車推動政策,在面臨基層反彈後出現鬆動跡象,原本已在賴清德閣揆任內確立的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時程,已確立不再推動。有學者提醒,政策宣示…
上一篇專欄詳細介紹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簡稱MaaS)的概況,也知道它能讓顧客經濟實惠且便利地到達目的地。而許多歐洲國家不僅關心MaaS的發展,也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