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減碳

    • 【尋找台版公民電廠】公民風電何時起? 德商追索台灣第一例

      台灣近年開始發展公民電廠,多數是透過民眾集資來投資太陽光電。由於風機一隻動輒上億元,集資門檻高,爭議性也大,至今還沒有公民投資風力電廠的案例。「只要社區居民想成

    • 【尋找台版公民電廠】從舉步維艱到團購「秒殺」 小額投資太陽能不再冷僻

      編按:從2014年的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2016年的綠點能創社會企業(陽光伏特家)、綠主張綠電合作社,2018年的達魯瑪克綠電公司,及規劃中的濁水溪綠能生產合作社等,師法歐陸公...

    • 【尋找台版公民電廠】德國經驗:不僅要綠 還要在地

      在德國,能源的主人不再限於大電廠。2012年資料顯示,46%的再生能源裝置是由市民擁有-這包括民眾在自家裝設太陽能屋頂,或是跟著眾人一起投資能源合作社。市民力量的興起非常

    • 【尋找台版公民電廠】衝突中找轉機 合作才能讓社會接受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2009年於立院通過,這是政府全力投入再生能源的開始,但意料外的紛爭卻接踵而至。三芝居民強力反對風機,2012年的苑裡反風機事件,居民與警方的強力衝突留

    • 【電力調度ABC】8月1日用電歷史新高  看電力來源與節電 

      台電另一種對抗用電尖峰的方式就是「需量反應」,由台電提供電價誘因,引導用戶在負載尖峰期間減少或暫停部分用電的機制。換句話說,沒有需量反應的話,實際用電量會更多

    • 【電力調度ABC】最高溫日 ≠ 缺電   哪天最用電最吃緊?跟你想的不一樣

      外界頻頻喊缺電,每當夏日飆高溫,不免讓人憂心是否會缺電。不過,「氣溫高,用電量會增高,電就不夠用」並不是永遠的定律。用電、調度除了受氣溫、機組狀態影響,連今天

    • 【電力調度ABC】電從哪裡來?調度決定流程如何?

      開關一開,電力就來,一關,電力就停止。這個2300萬人每天每小時每分鐘的小動作集結起來,變成全台的電力負載。負載像個曲線,隨著白天的甦醒、氣溫的升高而攀升,隨著人們

    • 2~5年回本 年省數百萬電費  工研院「低溫廢熱發電」獲國際殊榮

      結合國內冷凍空調業技術,工業研究院成功打造新型ORC低溫廢熱發電機組,將工業製程中多餘的低溫廢熱回收發電,以成本低、可客製化、商品化等優勢,於25日拿下「2018年開創未

    • 3D光達資料解密 市區樹木儲碳力 倫敦堪比熱帶雨林

      科學家利用尖端的光達技術,準確測量市區樹木的生物量後發現,在倫敦這個都會叢林,每公頃的碳儲量與熱帶雨林一樣多。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樹木對人...

    • 一觸即發! 國際環境專家如何看貿易戰?

      近來美國不斷與中國和其他主要競爭對手在關稅上針鋒相對。市場充滿緊張情緒,貿易衝突不斷升級的局勢,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梭雷(Erik Solheim...

    • 不只有Gogoro 共享機車遍及30個城市 遊歐新選擇

      來到柏林,除了大眾運輸,還有腳踏車、機車、汽車等各種「共享而非擁有」的交通工具任君挑選。其中,穿梭市中心的1000台共享機車Coup特別令台灣人「驚艷」,因為這熟悉的身影

    • 不意外? 聯合國氣候大會敲定巴黎協定細則 部分條文保留再議

      攸關巴黎協定如何落實的條文,終於在卡托維茲氣候大會(COP24)的延長賽上敲定。16日凌晨12點33分,較原訂14日結束的日程延後了一天,在各國代表的熬夜奮戰下宣告通過大部分「巴黎協定工作計畫」

    • 力抗全年高溫  新加坡也興起零耗能建築

      面對氣候變遷,建築界如何挑戰升溫控制在2℃?全年高溫的新加坡正積極打造低碳建築,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淨零耗能建築已經動工,吉寶灣大廈的舊建築改建計

    • 加州簽了! 2045年100%乾淨能源目標入法

      加州州長布朗10日簽署參議院100號法案(SB 100),將「100%乾淨電力」正式設立為法定目標。

      繼提早四年達成「2020年減排13%、經濟成長26%」目標後,「SB 100」將使加州的再生能源比

    • 國內自行研發鋁電池儲能  2020上看百萬瓦等級

      隨著再生能源發展,可以與風電、光電搭配的儲能技術備受注目。工研院研發的鋁電池找到關鍵材料, 2016年獲得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後,2017年運用在電動自行車,得到愛迪生

    • 塑膠生產和氣候變遷有關?石化副產品讓地球越來越熱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與世界環境日,都以「塑膠污染(Plastic Pollution)」為主題。在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努力下,越來越多人知道塑膠製品需要經過...

    • 大數據助節能  資策會成立「電能資料驅動平台」

      資策會27日與電力能源工程、能源技術、物聯網等公協會,及電力公司、連鎖、保全等業者聯手宣布「電能資料驅動平台」成立,要協助產業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

    • 好看好吃又省能 世界首棟「綠藻」建築師:台灣很適合

      德國北部大城漢堡有棟很獨特的綠色建築,走近一看,它的外牆裝上一片片的透明空心板,夾層裡的海藻與一個個緩緩往上飄的可愛氣泡,形成一幅動態的畫面。這些動態的海藻展...

    • 季節變化間顯現 科學家找到人為暖化的「指紋」

      英國衛報報導,一項由許多重量級學者共同合作的研究發現,人為暖化的「指紋」(fingerprint)已可從大氣層觀察到,甚至改變了季節的氣候特性,像是從冬天到夏季再到冬季的溫度變化

    • 專家駐點「能源檢查站」 一年服務10萬人 省電30億度

      VZBV投入能源領域的起源是1973年的石油危機,德國在1976年頒佈《節能法》(EnEG),隨後制訂建築的保溫、隔熱、暖氣等能效標準,一連串新制上路,不但消費者摸不著頭緒,連專業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