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854
防停電再發生 曾文生兼任台電代理董座:為公共利益加強電網韌性
303大停電影響全台549萬民眾,復電時間長達12小時,成為國內歷來最久的停電事故。經濟部8日發布檢討報告,再提出「電網韌性不足」的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建置分散式電網、提升電網韌性是當前要務。台電公司代理董事長...
303大停電影響全台549萬民眾,復電時間長達12小時,成為國內歷來最久的停電事故。經濟部8日發布檢討報告,再提出「電網韌性不足」的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建置分散式電網、提升電網韌性是當前要務。台電公司代理董事長...
北市市政會議昨(9)宣布通過《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除了將「2050年淨零碳排」入法、推動碳預算制度,還要成立專款專用的氣候轉型基金協助產業轉型。草案還待議會三讀通過後,報行政院核定實施。值得注意的是,草案...
政府補貼是為了助益社會經濟發展而設,然而不幸的是,當今大量的補貼措施正使社會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大自然面臨浩劫。最近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政府每年至少花費1.8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2%),給予不同的部門...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上(2)月23日表示,來自全球能源業的強效溫室氣體甲烷,實際排放量比官方數據高70%,其中煤炭業是最大單一排放源。國際能源署2022年全球甲烷追蹤報告指出,全世界需要加強監測工作和政策行動...
即使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農委會宣示農業淨零排放2040年提前達標,農地上高耗能產業的開發行為仍持續;台灣碳排總量似乎尚未達到高峰,讓人質疑「龜苓膏」何時奏效,將碳排瞬間歸零。近年爭議不斷的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台中東大科技產業園區等開發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上(2)月28日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AR6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說明氣候變遷將對人類和地球造成重大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調適...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與團隊費時七年,成功打造超越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人工固碳循環,且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再利用的化學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廖俊智表示,此循環為目前人工...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地球‧脈動中」台達厚生地球影展,首場活動4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登場。現場透過8K投影劇場播放台達基金會自製的環境紀錄片《珊瑚礁魚》,觀眾宛如身歷其境,穿梭在多樣的魚群與色彩繽紛的珊瑚中,體驗珊瑚礁生態之美。此次影展將播放兩部...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於2月20日世界鯨魚日發表了一份深入的鯨魚分布圖和報告,追蹤全球鯨魚的遷徙路徑、在公海的去向以及牠們所面臨各種累加的生存衝擊。這份名為《保護藍色廊道》...
面對歐盟即將開徵碳關稅的壓力,水泥業積極擺脫高碳排以維持國際競爭力。台泥規劃將以廢木材作為花蓮和平廠水泥旋窯的替代燃料,估計每年最高可減少19.4萬噸碳排放,不僅可降低空污排放,還能協助處理每年約12萬噸廢木材。花蓮縣...
最新衛星影像分析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達到40年來歷史新低。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分析,截至2月22日,南極海岸周圍的冰層覆蓋面積約為194萬平方公里,再次破2017年3月初創下...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本週發布氣候變遷報告,警告若升溫達1.5°C,多重氣候災害將無可避免。立委洪申翰及林楚茵今(3)日邀請氣候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積極追求「淨零」但少提到「調適」之外,台灣也迫切需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