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1041
「人造」暖化效應何時開始? 研究:影響地球超過180年
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發現,人為暖化開始時間比過去所知的時間來得早。早在180年前,北半球大陸和海洋就因為工業時代的化石燃料排放,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開始暖化...
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發現,人為暖化開始時間比過去所知的時間來得早。早在180年前,北半球大陸和海洋就因為工業時代的化石燃料排放,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開始暖化...
工時越長越好嗎?經濟學家指出,與其長時間缺乏效率的工作,不如擁抱短工時,「週休第三日」,不僅增加休閒時間,改善身心健康,還可能是拯救地球環境最簡單的辦法,甚至保障...
1977年絕跡的天花,恐怕再次回到人間!西伯利亞日前爆出炭疽疫情後,專家在當地發現一具120年前死於天花的屍體,已因永凍土融化而暴露,意味著可能有天花病毒釋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天花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症狀包括高燒和獨特的膿斑,致死率高達30%。
化石燃料業投資金額雖高達500億美元,陸續已有180個組織因為其商業模型不符政府解決暖化問題的目標而抽資。GPFG是其中規模最大的組織。許多分析顯示,如果要限制暖化在2℃以內,目前已知且可開發的化石燃料儲藏只剩下1/4可使用...
歐盟執委會顧問發表新報告指出,聯合國氣候科學小組主張,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可貢獻2050年全球1/5的減碳量,是歐洲的迫切需求,建議為歐洲各國的碳捕集與封存,設立約束性目標。
排放二氧化碳的社會成本,是目前美國政府作為相關能源政策及未來減災政策的指標。不過史丹佛的科學家們認為,真正的碳社會成本,可能是美國政府目前估計的6倍...
IKEA、雀巢及英國電信(BT)等隸屬「RE100」成員的跨國企業巨擘,19日在阿布達比舉行的「世界未來能源高峰會」上發表報告(RE100: The Journey to 100%)指出,百分之百轉型使用綠色能源,對企業來說更具商業效益。
面對中央仍有意將下週全國能源會議導向核能,民間版能源會議24日討論地方與社區綠電發展,找來高市府與前屏縣長曹啟鴻大談如何以地方之姿推動養水種電、太陽光電屋頂等節能綠能發展,尋求由下而上...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去年發布的第五份報告中,要求拉丁美洲各國應著重在經濟的「減碳」,限制石油和排碳能源的使用,以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
非洲肯亞遊牧民族馬賽人發現生產沼氣的突破性技術:利用當地Keekonyokie屠宰場的動物血和廢料。而如此生產的沼氣可發電,供電給自家屠宰場冷凍室和處理設備,也供應瓦斯給當地飯店,使用剩餘的廢料漿則作為牧草的肥料。
2012年首爾市長朴元淳提出「減少一座核電廠」行動計畫,喊出要在2014年減少200萬噸油當量(TOE)的能源使用、更要在2020年將首爾市電力自給率提升至20%,而在公眾參與各項行動的努力下...
全國能源會議將在26日舉行大會,但大會前的分區會議與背景資訊中,能源局一再對再生能源、節能發展表達不樂觀態度,遭民間與學界指責其是為了替延役核電廠鋪梗。14日地熱學者與業者在立委陳歐珀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