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08
戰爭與和平、還有碳排,被忽略的軍事部門碳足跡
本屆COP27口號是「一起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而所有的戰爭的起因,總脫離不了對「資源」及「能源」的爭奪。這次的 COP27,諸多討論聚焦於富國如何在金融上協助開發中國家...
本屆COP27口號是「一起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而所有的戰爭的起因,總脫離不了對「資源」及「能源」的爭奪。這次的 COP27,諸多討論聚焦於富國如何在金融上協助開發中國家...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從11月6日起至18日在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舉行,如今已進入第二週。在這場主打「實踐」的大會上,終於搬上檯面的...
全球第一個公共交通全電動化的首都在哪?答案可能是挪威的奧斯陸。奧斯陸公共運輸公司Ruter最近又訂購了137輛電動巴士,預計2023年底前交貨。。這是奧斯陸2023年底公共運輸全面電動化的一部分,比原先的目標...
非洲中部的剛果泥炭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泥炭地群,占地1670萬公頃。科學家發現,這塊泥炭地的儲碳量是世界第一。不過,最新研究顯示,數千年這裡曾因乾旱,而釋放出大量...
2022年地方選舉選進入倒數,不過今年選情冷颼颼,週末(11月26日)就是投票日,台鐵、高鐵加開班次因應,但媒體報導,距離選舉一週不到,雙鐵都還有剩餘座位可訂票。而據民間自發組成,結合資料科學...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週末登場,桃園環團今(21)逐一拜會、邀請四位桃園市長候選人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賴香伶、鄭寶清親自簽署,張善政、鄭運鵬陣營則由發言人代為收下,尚未回覆是否簽署。承諾書...
我國森林、海洋、土壤三大自然碳匯路徑出爐。透過推動新植造林、國產材利用等政策,農委會提出2030年自然碳匯增量135.75萬公噸,2040年達1000萬公噸的目標。相關政策包括推動草生栽培、建立土壤碳匯監測機制...
因應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屏東科技大學以及東華大學共九所大學,18日共同成立「台灣永續治理大學聯盟」,除了建立...
九合一選舉在即,面對台中空污治理及氣候政策,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蔡其昌皆簽署較過去進步的承諾,包括提早在2029年達成「無煤中火」、2030年中期減碳目標30%提高至45%,2023年底前推動垃圾費隨袋...
於埃及召開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7)上,集結了世界各地政府官員與民間企業、團體。而台灣在這場氣候大會也沒有缺席,自2007年起長期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的台達電子文教...
歐盟明(2023)年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位居產業鏈上的台灣中小企業可能受影響。今周刊昨(16日)公布中小企業減碳調查結果,發現約有八成五企業聽過CBAM,其中有超過兩成五企業認為...
根據國發會2050淨零路徑,我國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共265.6百萬公噸,其中電力排放就占了超過一半,高達139百萬公噸,面對淨零挑戰,「電力去碳化」成為首要任務。台電公司昨(16日)與日本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集團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