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85
六成民眾不愛 歐洲八國淘汰1歐分、2歐分硬幣
歐洲購物找零,讓錢包鼓鼓的1歐分、2歐分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歐分約等於新台幣0.3元,很難買到東西,觀光客有這煩惱,當地人也有
閱讀全文
- 點擊數: 112
環境部祭優惠 鼓勵業者建二次鋰電池回收循環鏈
二次鋰電池廣泛應用在手機、相機、筆電等電子產品,還能供電給汽機車、自行車與大型儲能設備,幫助淨零轉型。但隨著國內使用量增加,回收問題也跟著浮上檯面
- 點擊數: 190
立院「氣候韌性與能源永續發展促進會」成立 關注地熱、碳匯與公正轉型
立法委員伍麗華等人今(26)日成立「立法院氣候韌性與能源永續發展促進會」,目標是成為與民間的溝通平台,協助政府制訂地熱、自然碳匯等再生能源
- 點擊數: 173
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啟動 總統:讓台灣奪得全球淨零競賽先機
綠色轉型需要資金引導,才能帶動更多民間資本投入。國發會去(2024)年核定環境部「綠色成長基金」,總額達百億元。環境部今(23)日宣布基金正式啟動,總統賴清德強調,資金能推動綠色成長,讓台灣「奪得先機」
- 點擊數: 87
彰化風場航道三禁令被判違法 漁民勝訴開離岸風電公正轉型先例
交通部航港局於2021年實施彰化風場航道管制,針對漁民與航運商發布「禁航」、「禁漁」與「強制報到」三大禁令,引發漁民不滿,並訴諸司法行動,歷經三年纏訟,終於本(5)月15日迎來司法勝訴
- 點擊數: 116
千億預算更新四輕是否妥當? 報告:石化業產能過剩 應投資「產能合理化」
位於高雄林園工業區的中油第四輕油裂解廠(四輕)已啟用40餘年,行政院去(2024)年5月核定新四輕更新計畫擴增乙烯、丙烯等塑膠原料的產量,預算規模達1062億元
- 點擊數: 100
澄清火力發電非主要污染源 彭啟明:用肺發電這個詞可以少用
核電歸零後,社會關注火力發電占比提高是否會影響空污與碳排放。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2)日在行政院會上說明,空污的來源很多,例如PM2.5的移動污染源已經高於電廠等固定污染源,需要社會各領域一起努力才可以降低,「用肺發電」這個詞應該少說。
- 點擊數: 49
英國禁止中國涉及強迫勞動太陽能板 歐盟與美國也圍堵
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將禁止國營能源公司「大英能源」(Great British Energy,簡稱GBE)使用中國涉及強迫勞動製造的太陽能板
- 點擊數: 155
歐洲每天用掉13萬桶廢棄食用油 SAF原料陷供應瓶頸
全球航空業積極減碳,永續航空燃料(SAF)被視為關鍵解方。台灣今年也正式邁入SAF供應元年。然而,當原料仰賴廢棄食用油,供應短缺、出口數據造假等爭議浮現
核三廠2號機預計將在明(17)日午後逐步降載,晚間正式解聯。少了核電是否會缺電?是否影響電價?未來更多燃氣電廠上線,是否增加空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