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994
瞄準2050碳中和 歐盟綠色政綱出爐 強調「公正轉型」值得台灣借鏡
歐盟執委會新上任的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1日正式發布了非常具有企圖心的《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宣誓帶領全歐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且...
歐盟執委會新上任的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1日正式發布了非常具有企圖心的《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宣誓帶領全歐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且...
國內能源轉型喊得如火如荼,但昨(10)天德國看守公布「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卻將台灣評為全球倒數第3,撼動國內神經。環保署、學者、民團隔日紛紛回應。環保署指稱CCPI引用數據不正確...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11)早召開記者會,呼籲各政黨提出能源與氣候政策,也針對國、民兩黨進行能源轉型政策評比。結果兩黨均不及格,但民進黨仍以「一優、三普通、三差」,勝過國民黨的「一普通、四差、二無」...
「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今天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上發布,顯示全球煤炭消費量下跌,再生能源投資逆勢成長,共有31國繳出碳排下降的成績單。同時,發表這份指標的...
根據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5)上發表的「全球碳預算2019」報告,今年煤炭使用量減少,天然氣增加,整體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速度放有減緩的現象。今年排放量增加幅度遠少於過去兩年,但仍持續增加...
由於成本持續降低,太陽光電成為2020年中國和印度最具競爭力的電力來源。到2030年,太陽能在歐盟和美國與其他能源的差距將大大縮小。在STEPS之下,2018年到2030年全球...
除了WEO中心觀點STEPS外,巴黎協定中所謂的「非常接近」也是飽受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商業團體和其他組織批評的語言。他們今年四月寫信呼籲IEA模擬出有66%機率將升溫...
國際能源署(IEA)13日發表《 2019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報告中指出,全球能源系統正在進行「深層更新」,但儘管如此,除非積極度再提升,否則...
生物炭是一種通過特殊化學工藝製成的木炭,看起來不起眼,像烤肉剩下的餘炭。英國衛報報導,生物炭可以將碳固定在地下數百年、促進植物生長、提供永續熱源,甚至可以減少乳牛的甲烷排放...
RE100是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CDP(前身為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揭露計畫)在2014年共同成立的國際倡議行動,加入RE100必須承諾在2050年以前達到100%再生能源,且達成時間只能提早...
《氣候之家》報導,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已就歐盟2020年預算達成共識,將大幅增加用於氣候行動的支出。此次預算是歐盟2014至2020年七年期預算的最後一次年度支出計畫。歐盟承諾提供1687億歐元(約5兆6695億元新台幣)資金於各項計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6日發表年度排放差距報告指出,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至超過55吉噸,過去十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5%。聯合國警告,各國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