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建築節能在台灣(四) 目標在哪裡? 林子倫:從建立路徑圖開始

     文/陳文姿 環境資訊中心

    (系列報導,承接系列三)歐盟規劃2018年新建公共建築的節能標準須符合近零耗能,2020年所有新建建築達近零耗能。英國政府規定2016年起所有新建建築必須達到零碳排的標準。日本宣示2020年新設公共建築達零耗能,2030年全面新建建築零耗能。台灣的建築節能目標在哪?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希望推動適合台灣的建築節能路徑圖,目標可以由大家討論決定,但時程、政策跟目標都要清楚精進。至於方法,將透過行政院七月已核准、2018年將上路的新節電運動,以及進入第二階段的「能源轉型白皮書」計畫同步進行。

    歐盟設定2018年底後,新公共建築要達到近零耗能,2020年底後,所有新建築都要都達到近零耗能。截圖自《我國近零能源建築設計與技術可行性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一個能看見未來的建築節能路徑圖

    今年夏天,行政院祭出公家機關中午關冷氣2小時政策,被抨擊節電只能靠公務人員關冷氣?許多建築物因通風隔熱設計不良,因此必須開更多空調,無形間付出許多能源代價。建築節能標準須要提升,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已意識到這問題,並多次召開跨部會與專家會議。

    現行國內已有建築節能規範定。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建築技術規則》對象是全國新建物[註],且是強制性質。目前已在密集開會進行修法作業。法規只能針對新建築,無法溯及既有建築。

    不過,林子倫期望更進一步。他表示,建築節能應該要有清楚的路徑圖。例如,2030年到達什麼樣的標準?2040年提出什麼政策?有清楚的規劃才能讓社會看到未來的藍圖,並一步步朝向目標。

    林子倫說,台灣有自己的氣候條件跟發展背景,適合台灣的建築節能目標與步驟可以由大家討論決定。不要求一步達成,分階段或是分期都可以。但是時間、目標跟配套政策應該明確,有個「標準精進的路徑圖」。

    日本分階段、分規模提出的建築節能時間表。截圖自《我國近零能源建築設計與技術可行性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德國聯邦經濟及科技部(BMWi)於2014年中公布未來能源政策路徑圖,並逐步檢核完成進度。圖表來源:BMWi

     

    改採「全能源計算」 學者:沒有問題

    台灣目前無法提出清楚的建築耗能的路徑圖,至少存在二項障礙。一是台灣目前建築節能規範尚未採耗能計算及標示。二是缺乏對建築節能的討論,政府民眾尚未達成共識。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蘇梓靖解釋,國內建築節能設計規範主要管控建築外殼,可計算出進出建築的熱量。建築外殼通風、遮陽、隔熱做好,進出熱量(即空調負荷)就會減少。但還需要搭配室內設備(例如冷氣容量、效率、使用時間等)及公訂計算邏輯,才能換算出建築耗能量。

    成大建築系教授、國內建築節能的先驅學者林憲德也說明,歐盟與日本能定出零耗能的目標,前提是使用「全能源計算」。除了計算冷暖空調,燈光、熱水、電梯等設備耗能都必須納入。台灣現行計算方式不能反映出全能源,需要改採新公式。

    「這不是問題,我們已經做好等著了!」林憲德說,國內學界跟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合作,已在今年完成新的建築全能源計算公式。 只要政府確認執行方向,即可訓練能源計算專家,並設立第三認證機構。

    德國以每年每平方公尺耗能為基準,要求新建築耗能逐步下降(階梯部分),2020達到近乎零耗能。民間的研究(圓弧曲線)甚至走在政府法規定前面,提早達成零耗能。

     

    建立社會與政府共識:能源轉型白皮書+新節電運動

    在尋求政府與民眾共識上,林子倫拿出兩個工具。一是預計明年完成的「能源轉型白皮書」,二是今年7月行政院核定的「新節電運動方案」。

    「能源轉型白皮書」是由政府與民眾一起談論能源轉型政策的平台,目前進到第二階段,預計明年初完成初稿的撰擬,並交由公民會議討論。「建築節能」已被納入討論內容。

    總經費159.56億元「新節電運動方案」則已於今年7月行政院核定,2018年初上路。與內政部建築節能相關的計畫有二項,一是針對既有建築的節能改善,另一個是建築節能法規的盤點與精進。

    林子倫表示,過去做過很多建築節能的研議。這次不一樣,希望最後能產出一個具體的建築節能路徑圖。(系列報導4/5,繼續閱讀下篇

    [註]國內法規規範的對象是學校類、大型空間類、住宿類建築物,新建或增建樓地板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尺者。

    歐盟、英、美、日的建築節能目標與時程。截圖自工研院建築能源地圖網站。

     

     

    環境資訊中心2017年10月27日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