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用北大西洋的風供電全世界 能源新構想登國際期刊

     

    科學家發現,全世界的用電需求可以用一座橫跨北大西洋的​​深海風電場解決。兩位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在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上建造一個風力發電場,這個風電場的供電量將大致等同於當前全世界使用的所有能源。

    兩座浮動式風力發電機組正準備派往蘇格蘭外海的Hywind Scotland Pilot Park風場。圖片來源:Terje Aase/Shutterstock.com

     

    研究人員波斯納(Anna Possner)和克德拉(Ken Caldeira)在《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寫道:「就一年的平均而言,北大西洋的風力可能足以供電全世界。」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一項重要的新研究,在海上打造一組等同印度大小的再生能源設備,將有望以再生能源滿足全世界的用電需求。不過,打造一個如此龐大的設備相當不容易,尤其在國際合作方面,更要投入極高的資金。但可以讓人們獲得大量的能源——至少比陸上風電更有效率。

    來自卡內基科學院和史丹佛大學的二人指出,地球海上的風速平均比陸上風速高出70%。然而,有效地從風中提取能量,絕不僅是將渦輪機置於氣流最大的路徑上這麼簡單。當風電場中風機越來越多,渦輪葉片的綜合阻力會限制能被轉換成電力的風力。

    過去研究顯示,由於這種影響,陸上大型風電場的發電量可能會限制在每平方米約1.5瓦。而根據新的模擬結果,北大西洋的發電量上限將顯著提高至每平方米超過6瓦,原因是北大西洋上空大氣的熱能形成一個巨大的風能庫。因此,由高空往下的風力遠超過陸地,有助於克服渦輪機阻力的影響。

    科學家們指出,北大西洋大型風電場的發電將是季節性的,夏季時,產量下降到年平均值的1/5。儘管如此,產生的電力仍能滿足歐盟所有國家的能源需求。

    研究人員說,北大西洋的巨型風電場必須在波動高度超過3米的「遙遠和惡劣條件」下運行。同時,這樣的計畫也必須通過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考驗。

     


     參考資料

    ※ 本文同步刊載於「深度低碳社會」網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2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