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名「生態代言人」舒夢蘭身兼導演及製片,兩屆金鐘攝影陳一松、陳相宇、陳昱翔共同參與,耗費15年深入南極、北極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守護我們的星球》
由知名「生態代言人」舒夢蘭身兼導演及製片,兩屆金鐘攝影陳一松、陳相宇、陳昱翔共同參與,耗費15年深入南極、北極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守護我們的星球》
應政大與農業部之邀,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專精環境規劃的學者馮哈倫(Christina von Haaren)年初來台學術交流...
台灣推動多元再生能源,目標2050年地熱發電容量達到6GW。台東金崙地區因為地熱資源豐富,吸引多家能源業者進駐...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今(25)日在《氣候變遷因應法》兩周年座談會上表示,《氣候法》相關子法已經完成14項,預計今年中要預告「碳捕捉封存(CCS)管理辦法」草案...
冰川往前延伸到海洋時,前端有一片區域稱為冰棚(Ice shelf)。從上方看,冰棚跟冰川沒有兩樣,但是冰棚底下沒有陸地支撐,而是海洋...
於2021發起的「地球解方」由5% Design Action發起,已連續五年在地球日(4月22日)舉行年會,希冀藉由公民的自發力量,串連各方夥伴發想、交流創新的「解方」,並推進實際行動...
台、日、港跨國團隊針對去(2024)年台北馬拉松與奈良馬拉松的跑者進行線上調查,作成首份路跑賽事環境永續的跨國研究。台、日跑者對氣候議題看法有何不同...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今日公布「2023年度用電大戶綠電使用評比」報告,分析國內前30大用電的企業的綠電使用狀況。TRENA秘書長高如萍指出,這些產業可能是布局全球...
澳洲每年丟掉760萬噸食物,同時卻有400萬戶家庭食不果腹。為此,澳洲政府計劃推出「食品捐贈減稅優惠」。政府試圖透過減稅,鼓勵食品製造商和農民把食物捐出去,而不是直接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