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618
台灣2019年均溫破紀錄 73年來最高 專家:氣候緊急時代來臨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0年之始、新十年的開端發出聯合聲明,提醒台灣要面對的不僅是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而是「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需要立即做出因應行動...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0年之始、新十年的開端發出聯合聲明,提醒台灣要面對的不僅是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而是「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需要立即做出因應行動...
為了抑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暖化,全球化石燃料撤資運動風起雲湧,台灣民間力量更在最近有重大進展,台大學生會永續部稍早透過臉書發布,校方已表達將建立校務基金投資原則,於2020年底前完成高污染...
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5),在延長兩天兩夜的討論後,終於在馬德里時間15日晚間9時落幕,成為25年來耗時最久的一次締約方大會,然而成果卻不盡人意...
國內能源轉型喊得如火如荼,但昨(10)天德國看守公布「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卻將台灣評為全球倒數第3,撼動國內神經。環保署、學者、民團隔日紛紛回應。環保署指稱CCPI引用數據不正確...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11)早召開記者會,呼籲各政黨提出能源與氣候政策,也針對國、民兩黨進行能源轉型政策評比。結果兩黨均不及格,但民進黨仍以「一優、三普通、三差」,勝過國民黨的「一普通、四差、二無」...
RE100是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CDP(前身為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揭露計畫)在2014年共同成立的國際倡議行動,加入RE100必須承諾在2050年以前達到100%再生能源,且達成時間只能提早...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5屆締約方會議(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下稱風險中心)今(12)日發表我國長期能源轉型報告,為提供我國能源轉型路徑提出建言。報告建議,行政院應成立氣候行動內閣,並由總統成立...
過去主流的線性經濟發展模式,透過資源大量開採、使用和丟棄帶來經濟成長,結果是導致了地球資源耗竭、氣候變遷,環境汚染與健康危害等結果,循環經濟凸顯出自然資源過度利用...
從綠建築(green building)、生態建築(eco building)、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到現今的循環建築(circular building)其實是1.0 →2.0→3.0 的演進,目前所討論循環經濟框架下的循環建築...
經濟部以「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3階段策略推動離岸風電,藉由示範風場當前鋒,來了解開發過程可能的障礙,作為後期進展的墊腳石。三個示範風場至今僅有海洋風場動工並接近完工。海洋風場分兩階段進行...
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為台灣的空污好發季節,今年的空污來的特別準時,2日開始全國北中南及外島等32個測站都出現紅色警示,一直到今(4)日雲嘉南以北都還仍呈現橘色提醒,中部更有6個測站持續顯示為紅色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