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290
強制碳盤查納入用電間接排放 納管對象倍增達600家
昨(29)日環保署舉辦「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修正草案研商會議。此次修法,直接排放和用電間接排放首次合併計算,達2.5萬公噸(CO2e)的事業為強制碳盤查對象。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明年盤查的事業...
昨(29)日環保署舉辦「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修正草案研商會議。此次修法,直接排放和用電間接排放首次合併計算,達2.5萬公噸(CO2e)的事業為強制碳盤查對象。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明年盤查的事業...
氫被視為終極的潔淨能源,展望新能源發展,工研院昨(27日)發表「台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延續今年3月國發會公布的2050淨零路徑,從發電、工業、移動載具三大氫能應用,替未來30年氫能技術、應用發展開啟新篇章。氫氣經過反應後,只產生水、不排放二氧化碳...
國內離岸風電進入區塊開發階段,台中外海至今計有三家業者、四個風場競爭。繼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通過環評初審,昨(27)日北陸能源開發的「北能」風場也通過第二次專案小組初審。目前進入環評審查的區塊開發13案...
經濟部昨(27日)召開今年度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議終結連續七次凍漲,針對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5%,但排除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及健身房等六大產業。民生部分,住宅每月用電1000度以下用戶不調漲,超出1000度每度調漲9%,小商店、低壓用戶及高中以下...
離岸風電進入區塊開發,選商收件8月底將截止,開發案須通過環評初審,才有資格參與選商。本月初至今,已有六座離岸風場通過環評初審,也都在第二次小組審查就過關。今(24)日同樣進入第二次初審的北陸能源「加能」風場,則因鳥類廊道...
經濟部21日預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許多項目上大幅鬆包綁,包括要求新增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放寬離岸風力發電及燃燒型生質能發電的設置區位規定;也簡化地熱申請程序,排除《溫泉法》規範。不少民間團體對於...
隨著大眾對環保的意識提升,「外送」也開始納入永續思維,擺脫製造大量垃圾及碳足跡的印象,希望不再是二擇一的單選題。外送業者foodpanda昨(23)宣布,2022年目標累計減廢2000萬公斤,其中,2021年開始與環保團體共同推動的...
高雄中油大林煉油廠去(2021)年發生廠區外海漏油事件,中油負擔逾1.8億元的善後支出。事件昨(22日)屆滿一周年,立委呼籲高污染風險事業建立「環境責任財務準備」的必要性,其中就包含停滯十年的《環境責任法》草案。立委鍾佳濱指出...
下週一(27日)經濟部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外界關注在國際能源價格飆漲下,是否終結連續八次的電價凍漲。環保團體則聯合呼籲,高耗能產業合理調整電價,才能落實節約用電。環團指出,台灣工業電價世界第六低,卻是我國用電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應列為優先調漲對象...
環保署昨(21)日通過「達天」及「又德」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初審,要求開發單位納入「負壓沉箱」工法等減少水下噪音的措施,送交環評大會審查。此案兩風場位在彰化外海,有數案相鄰的風電計畫,民間團體擔憂多個風場同時施工、運轉將造成...
離岸風電快速發展,新技術也傳出好消息。號稱兼顧生態保育、幾乎沒有水下噪音的「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為了驗證在台應用可行性,沃旭能源與成功大學昨(21)日宣布完成全球首個離岸風機「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的砂箱振動台試驗,確認...
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台中外海風場競爭激烈,除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風場本月通過環評,沃旭能源的沃能一、二號風場昨(20)日也展開環評聯席初審。由於纜線路徑、地質評估等問題有待釐清,會中也有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