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945
台灣氣候變遷績效評比吊車尾 專家:減碳不夠快 再生能源目標太短
國內能源轉型喊得如火如荼,但昨(10)天德國看守公布「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卻將台灣評為全球倒數第3,撼動國內神經。環保署、學者、民團隔日紛紛回應。環保署指稱CCPI引用數據不正確...
國內能源轉型喊得如火如荼,但昨(10)天德國看守公布「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卻將台灣評為全球倒數第3,撼動國內神經。環保署、學者、民團隔日紛紛回應。環保署指稱CCPI引用數據不正確...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11)早召開記者會,呼籲各政黨提出能源與氣候政策,也針對國、民兩黨進行能源轉型政策評比。結果兩黨均不及格,但民進黨仍以「一優、三普通、三差」,勝過國民黨的「一普通、四差、二無」...
「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今天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上發布,顯示全球煤炭消費量下跌,再生能源投資逆勢成長,共有31國繳出碳排下降的成績單。同時,發表這份指標的...
根據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5)上發表的「全球碳預算2019」報告,今年煤炭使用量減少,天然氣增加,整體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速度放有減緩的現象。今年排放量增加幅度遠少於過去兩年,但仍持續增加...
生物炭是一種通過特殊化學工藝製成的木炭,看起來不起眼,像烤肉剩下的餘炭。英國衛報報導,生物炭可以將碳固定在地下數百年、促進植物生長、提供永續熱源,甚至可以減少乳牛的甲烷排放...
RE100是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CDP(前身為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揭露計畫)在2014年共同成立的國際倡議行動,加入RE100必須承諾在2050年以前達到100%再生能源,且達成時間只能提早...
《氣候之家》報導,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已就歐盟2020年預算達成共識,將大幅增加用於氣候行動的支出。此次預算是歐盟2014至2020年七年期預算的最後一次年度支出計畫。歐盟承諾提供1687億歐元(約5兆6695億元新台幣)資金於各項計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6日發表年度排放差距報告指出,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至超過55吉噸,過去十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5%。聯合國警告,各國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5屆締約方會議(
大町市位於日本長野縣,這17年來人口減少5000人,當地組織NPO希望可以復興社區,為了找出地方永續經營的方向,市民舉辦區域振興工作坊來討論甚麼是地方需要的永續發展,集資成為地方法展的基金...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下稱風險中心)今(12)日發表我國長期能源轉型報告,為提供我國能源轉型路徑提出建言。報告建議,行政院應成立氣候行動內閣,並由總統成立...
根據一份新研究,歐洲的泥炭地可能會從碳匯轉變為碳排放源,因為有1/4的泥炭地乾旱程度已達到2000年來最嚴重。這種「大範圍」且「嚴重」乾旱趨勢與近期自然和人為氣候變遷趨勢吻合,也可能是因為泥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