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根落大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與居民

    文/曾韻安 桃園高中

    轉載自 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舉辦的不簡單生活節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在2025年無核家園政策的推動中扮演了重要橋接的角色。中油認定的最佳場址位於桃園市觀音區的大潭里海岸。大潭傍海,東北季風常顧,該地幾乎三分之二的土地皆為工業利用;由台15北上,左側幾乎皆被桃園科技園區及環保科技園區所徵收,右側才有種作為主的人家。不斷進駐的工業區雖為當地帶來工作機會,卻也讓大潭經歷眾多不可抹滅的傷痛,其中鎘米事件更是廣為人知。

     

    1070730 1
    圖:桃園大潭里海岸 來源:作者提供。

     

      1982年,桃園大潭報出鎘米事件,高銀化工排放鎘廢水影響附近土地,無法繼續農作。後來,越漸荒涼的土地因盜採砂石而變得坑洞,坑洞又被垃圾及醫療廢棄物等等回填,在多層利益及勢力把持下,土地的價值終於被榨盡,但那只是土地下的紛擾。

      如今土地之上,三接浩蕩開展;建設後除可供應大潭電廠新增機組,也可供應北部民生、工業戶及新增燃氣電廠,緩解過去南氣北輸的不便,達成北中南分區供氣。三接原預計於106年8月動工,然而至今尚未定案;除站址較為敏感,有藻礁及保育類存在,受到多方學者關注甚至連署保護;更因環差尚未通過,而無法進行開發。

      如今被當地人稱為烏咾石的藻礁,因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而面臨著生存危機,大潭的人們也再次質問,這片土地究竟能為自己和下一代帶來什麼?自己又能決定什麼?

     

    表:大潭大事記

    大潭大事記

    1956

    石門水庫興建,水庫淹水區部分居民遷入大潭新村,該地原為防風林。

    1968

    台電林口發電廠啟用,燃煤產生之硫酸霧氣影響大潭農作及防風林。

    1976

    大潭設立第一小型工業區,高銀化工進駐。

    1982

    鎘米事件爆發,高銀化工排放未處理完全之含鎘廢水,汙染當地農田及水源,居民患痛痛病,當地農田無法耕種逐漸荒廢,盜採砂石及廢棄物掩埋日漸嚴重。

    1992

    規劃大潭濱海特定工業區、桃園科技園區、環保科技園區。

    2006

    大潭電廠啟用。

    來源:作者製表

     

    民生與本質

      前任村長黃國恩,目前經營麵店及一旁的補給站,非常支持三接建立。「報導這要切入正題啦,沒有什麼藻礁不藻礁的問題。在我感覺到,我只要民生阿!」

      「我們從小長大,甚至三代四代五代,那個藻礁對我們來講沒意義啊!有什麼意義,可以吃嗎?海菜還可以我們去採還會生,那個藻礁對我們一點意義都沒有阿!只是叫全世界少有,那對我們一點幫助都沒有。」黃國恩認為三接的建立可以提升當地生活品質,亦能解決民生問題,另外還有其他好處,工作機會、回饋金和未來用電都是原因之一

     

    1070730 2
    圖:前任村長黃國恩 來源:楊致遠攝影。

     

      首先以工作機會來說,黃國恩認為三接建立後釋出的工作機會,有些甚至無學業及年齡限制,當地許多無業者皆能得到工作,有錢便能刺激消費,當地經濟必然發展;而過去中油曾承諾將撥出4億作為地方回饋金,黃國恩認為回饋金回饋至當地6、70%的老人,可作為養老金,對年輕人的負擔亦會減少;其中最重要的是用電問題,「沒有藻礁,我們一樣照活耶,可是沒有電我們不能活。我們不能回到山上過原始生活吧?飯沒吃沒關係,沒電會死人耶!那跟藻礁來比哪個重要?」

      黃國恩也提到,過去曾有環團提議可在大潭發展觀光,他認為不可能。「因為區域性的不一樣。我們這邊的風比新竹的九降風還強十倍,那個路你看不到路,沙都那麼厚,台電還請人家去清,這有一點點開發價值嗎?零!」大潭因海風極強,在觀光上有其弱點,他認為要認清本地現況,而非說觀光便往觀光發展。他也以旗津作為例子,指出該地因風小具觀光價值,許多觀光客喝咖啡散步;反觀大潭,風大,買杯咖啡砂就滿出杯子了。

      黃國恩時常反問,當生態與發展相提,你要珊瑚還是要電?他表示這因個人有所不同,兩者輕重緩急因人而異,在他認知中,珊瑚及藻礁都只是因其稀少,是否能生存遠遠重要於此;他也以815事件為例,短短兩個小時內,停電造成的損失可高達上億,對各地居民也有眾多不便,這時該以何為優先?

      「所以利與弊之間,政府的重大建設,我們百姓又要求廢核家園,現在最乾淨就是天然氣啦!天然氣裡面,現在台電(大潭電廠)有六部機組供電,後面四部機組不能開發,永遠會限電阿。」對當地某些居民而言,環保時常只是概念或者被運用的口號,他們訴求能真實回饋至生活的事物,更渴望能改變目前的生活型態。

    節約與良心

      戴著斗笠穿著雨鞋蹲著,美化街容,向勝強把植物栽得正些,髒了手套泥了雨鞋。向勝強自幼住在大潭,五十年過去,大潭變化盡收眼底。他堅決反對建立接收站,「你接收站以後很多東西都可以接收阿,石油也可以從那邊進來阿,煉油廠不是也可能?」

     

    1070730 3
    圖:前任村長黃國恩 來源:楊致遠攝影。

     

      感知鎘米事件對大潭土地的種種影響至今,向勝強不願再受到更多汙染,疑惑為何接收站須建立?又為何要建在大潭?他提出了幾個想法。首先為何接收站須建立?向勝強提到用電需求導致電廠需新增機組,為何民眾不能對電的依賴降低,過較為節約的生活?而新增機組本身的安全性也待評估,他以815事件為例,集中式發電目前看似脆弱難守,懷疑若受攻擊可能造成國安問題。

      再來為何要建在大潭?「阿那個藻礁,那不是到處都有耶。那台灣只有這個地方有而已,那你挖下去不就死了?那好幾千年才累積的東西。」他認為藻礁的特殊性有其保留必要,之後所提及的台北港方案他也有所質疑:當地民意不接受,大潭居民也不接受,他甚至認為台北港影響的居民較少,不理解為何執意選擇大潭。

      「不要那麼浪費節約一點。每個東西都節約一點,就不會浪費那麼多啦 。政府很多時候都是人民想這樣生活 ,他就想辦法這樣用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活就不一樣。」全民的意識不足,眾人都想提升生活品質,卻忽視了他人的權利和幸福。為什麼都要來大潭?是埋怨或抗議也好,但他們要的那句為什麼,至今無人回答。

      對大潭的未來,向勝強只說了台灣也不能都是服務業,工廠進來當然多少都會造成汙染,但不要太過嚴重即可;否則後代子孫怎麼辦?向勝強說鎘米事件,高銀化工爆炸,整個天都亮了。鎘污染後不能種農作物,農地不可用便讓政府開發漸漸變成如此,否則原本大潭都是農地。「放眼看過去哪個不是這樣?先放一個東西,下一個,又再一個,再下一個……每個地方都是這樣子阿。」向勝強的語氣平順卻透著無奈,如今接收站要來了,他的堅決和意見有多少人贊同,多少人聽見?

    單選?多選?

      要三接、不要三接?有電、沒電?核、非核?開發、生態?看似單選題的三接爭議一直以來糾纏在當地居民、環團,甚至政府;但難道沒有可能達成雙贏局面嗎?

      在中油的可行性評估書中總共提出三個場址,分別為台北港、觀塘以及台中港。如今台北港和觀塘的爭議不斷,便是因為開發方主張觀塘為唯一的選擇,環團、部分當地居民及學者則認為台北港較好;而台北港也正是達成雙贏的其一可能性,但目前仍然有許多阻礙。

      依能源局未來對國內天然氣需求預測,需求將在2025年將達到高峰,約需2354萬噸;而若將三接建在台北港,最快能在2028年供氣,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家緯認為,基本上三接若在台北港建立,並不會影響到無核家園政策中燃氣佔比問題,但會影響2022年與2023年燃氣發電量的增長比例,進而影響其可削減燃煤發電量、空污改善進程,其中空期可靠海上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支援。

      大潭歷史與新來開發的衝撞下,居民展現了各式不同樣貌,反對及支持,甚至有不認為有辦法改變者;將視野拉遠,亦有他處值得參酌考量為站址,但在時程規劃及種種因素下顯得窒礙難行。日前,觀塘港環現差及對策報告第二次初審,決議補件再審;在短暫的喘息間及人們的細思下,大潭的未來、台灣的未來,或許能有另種風貌。

     

    1070730 4
    圖:桃園大潭里海岸 來源:作者提供。

     

    補記:

      2018年七月三日,觀塘環差、環現差及相關案召開專案小組會議,經討論後環委決議不通過,建議此案退回主管機關,在之後環評大會將做出最後決議。

      觀塘案在某種程度塵埃落定,然而結束後所帶來的或許更需討論:三接的後續位置、大潭當地的未來發展和未來電力問題,而這一切又會受何影響,是否引起另一波嘩然?但可以確定的是,藻礁被人們及學者所見,未來我們將更了解這塊土地。

      而也許了解將延伸成對土地的尊重,更甚是愛。

     

    編按:作者曾韻安於7月初完成本篇文章,然觀塘三接案(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已於2018/10/8通過,(10/12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宣布深澳電廠停建) 但民間搶救大潭藻礁的行動並未停止,詳見環資中心相關報導:https://e-info.org.tw/node/214874

     

    歷史報區

    邁向低碳社會
    創刊號
    2017-08-04
    低碳社會知多少
    第二期
    2017-11-16
    擁抱低碳世
    第三期
    2018-12-21
    擁抱低碳世
    第四期
    2019-12-27

     

    擁抱低碳世
    第五期
    2020-10-29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1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