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人類壓力步步進逼 全球13年間荒野損失面積相當於墨西哥

    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一份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原野地[1](wilderness)正在大規模消失。短短13年內,就有190萬平方公里原始自然地景被人類活動所改變,幾乎是一個墨西哥的面積,當中熱帶莽原(tropical savannahs)和草原(grasslands)因人類壓力而損失的面積最大。研究作者說,這將大幅改變地球的生物多樣性。

    菲律賓巴拉望一處熱帶莽原。圖片來源:Ben Ranson(CC BY-NC 2.0)

    20%地球表面已劣化 僅有6%地表人類壓力減輕

    這份研究發表於《One Earth》期刊。來自6個國家的17位科學家利用衛星影像,調查全球的人類足跡,以及2000年至2013年間的人類足跡變化。結果發現,近20%的地球表面已經劣化,只有6%的地表人類壓力減輕。

    俄羅斯、加拿大、巴西和澳洲擁有全球最大面積的原野地,佔全球60%。約有110萬平方公里的地表在2000年時還是原野地,13年後出現某種程度的人類足跡。

    第一作者、昆士蘭大學研究學者威廉斯(Brooke Williams)說:「我們發現,在短短的13年間,原本幾乎完整的生態系統喪失了近2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這非常值得深思。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壓力正在步步進逼,直到最後一個還有完整生態系的荒野地區。」

    原野地轉種人類經濟作物  釀物種滅絕危機

    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雨林曾經有豐富的物種,卻因人類活動損失了大片土地,將自然環境轉變成棕櫚油等經濟作物,是損失的重要原因。

    這項研究並未試圖找出造成損失的原因,但威廉姆斯說,直接清除原始景觀轉為農地,是已知的主要驅力。

    另一位作者、昆士蘭大學和野生動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學者華生(James Watson)教授說:「數據不會說謊。人類不斷排擠其他物種生存所需的土地。」

    在野火霧霾中的蘇門答臘雨林。圖片來源:CIFOR(CC BY-NC-ND 2.0)

    原野地能儲存二氧化碳 有助緩解氣候變遷

    華生說:「在快速氣候變遷的時代,我們必須積極保護地球上僅存的完整生態系統,因為這些生態系統對於阻止物種滅絕和遏止氣候變遷至關重要。」

    研究發現,縱觀全球221個國家,只有26個有起碼一半的土地完好無損。2013年,全世界地表有41%表面是原野地或近乎無損。

    威廉斯說,由於原野地能夠儲存二氧化碳,原野地消失不利緩解氣候變遷。

    「積極保護地球生態完整是人類抵禦氣候變遷、確保大規模的生態和演化過程得以持續,以及保護未來生物多樣性的最佳機制。目前人口成長和資源消耗的趨勢若沒有改變,是無法阻止完整生態系統消失的。」

    人類為開發棕櫚油,嚴重壓縮婆羅洲猩猩(Bornean Orangutan)生活空間。圖片來源:b k(CC BY-SA 2.0)

    環境學者:人類毫無疑問正在毀滅地球 尤其在熱帶地區

    昆士蘭詹姆斯庫克大學熱帶環境與永續性科學中心主任勞倫斯(Bill Laurance)雖沒有參加這項研究,但他表示,這個研究結果令人恐懼:「人類毫無疑問正在毀滅地球。熱帶地區承受著的壓力尤其大,不僅是森林遭到破壞,其他各類型棲息地也迅速流失,包括熱帶莽原和天然草原。」

    他說,熱帶草原特別值得注意,因為它們最容易轉變成牧場或農田。地球上生物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東南亞雨林亦然,如蘇門答臘雨林,是瀕臨滅絕的猩猩、老虎、大象和犀牛的棲地。

    「如果我們不停止這樣的變化,地球生態系統,包括地球上生物最豐富的棲息地將持續快速被破壞殆盡,接著人們的生活品質會開始下降。」

    稍早亦有研究發現,世界各地的國家公園和世界遺產等保護區正在逐漸孤立。世界上只有大約10%的保護區周圍還有類似環境的棲地。研究作者警告,隨著地球暖化,物種將會遷移。但是,如果保護區與外隔絕,這些物種將無處可去。

    註釋

    [1] 原野地(wild/wild land/wilderness):指尚未直接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原始環境,還保有地球38億年來原本的自然狀態。(參考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2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