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最佳溫度」之爭 研究揭暖化不平等現實:富國受益、窮國受損

    翻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一項研究指出,過去50年來,氣候變遷使全世界極度貧窮的國家「明顯更加貧窮」,同時使富裕、造成最多污染的國家「更為富裕」。

    英國獨立報報導,全球氣溫升高將加劇自然災害、乾旱和飢荒,這些災害可能在未來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但美國有研究人員發現,暖化還使數十年來不平等的情況更為惡化。

    UN Photo/JC McIlwaine(CC BY-NC-ND 2.0)
    全世界極度貧窮國家的人均財富比沒有全球暖化的情境還要低。圖片來源:UN Photo/JC McIlwaine(CC BY-NC-ND 2.0)

    這份由史丹佛大學主持的研究顯示,1961年至2010年間,全世界極度貧窮國家的人均財富比沒有全球暖化的情境低17%至30%。

    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國家受溫度升高的影響最為嚴重,高緯度國家,如加拿大和挪威,經濟增長率卻達到了1/3;今日,英國經濟比沒有人為暖化的情況好10%,而受災最嚴重的蘇丹則差了36%。

    研究作者、地球系統科學家伯克(Marshall Burke)博士說:「歷史資料清楚說明,溫度不太熱也不太冷時,作物生產力更高、人們更健康,而且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更高。這表示在寒冷的國家,些微的暖化是有幫助的,在已經很熱的地方則相反。」

    國內生產總值受益於氣候暖化的富裕國家同時也是推動氣候變遷的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因此這種環境不平等的情形更加惡化。

    在過去50年間,全世界排放量最低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約25%。

    伯克說:「這相當於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經濟衰退。跟這些國家原本能有的發展相較之下,是非常巨大的損失。」

    就像存款到高利息帳戶一樣,1960年代農作物產量或人類生產力等微小損失在幾十年內發展成巨大損失,尤其是在氣溫惡化的情況下。

    例如,印度的經濟規模比沒有變暖的情境小31%。

    這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使用了20種不同氣候模型的估計值。這些模型有助預測全球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時溫度會如何變化,同時也可以顯示它們的變化情況,並與經濟預測比較。

    伯克和研究團隊承認氣候和經濟模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美國和中國這些溫帶國家。

    這些大型經濟體可能尚未受到影響,甚至已經受益,但伯克表示,情況不見得會一直如此。

    「未來大幅暖化將使這些國家離最佳溫度越來越遠,」伯克說。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3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