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OECD:歐盟碳交易體制 企業適應良好

    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報告,歐盟實行的碳交易制度並沒有對公司的營收、利潤、固定資產和雇用狀況造成負面影響,事實上,參與ETS的公司往往表現更好。報告分析2005年到2014年間,參與歐盟碳交易體系(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的2000家公司,得出這樣的結果。

    Kraftwerk Weisweiler
    碳排放交易系統是歐盟對抗氣候變遷的基礎。圖為德國Kraftwerk Weisweiler發電廠。圖片來源:Neuwieser(CC BY-SA 2.0)

    該報告《歐盟碳交易體系(ETS)對碳排和經濟績效的共同影響》(Joint Impact of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甫於上月發表。

    參與ETS的公司多達2000家,報告將這些公司的財務資料與相同國家、產業、類似規模,但不受監管的公司進行比較,並輔以「歐洲污染物排放及轉移登記冊」(European 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的資料。

    歐盟碳交易體系(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是全世界第一個國際碳交易體系,也是現在全球25個碳交易體系中最大的。它為31個國家的1萬4000多個發電廠和工廠分配可交易的排放許可證,佔歐盟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40%以上。

    報告指出,ETS沒有對營收、利潤、固定資產和雇用狀況造成負面影響,事實上,參與ETS的公司往往表現更好。

    研究期間結束時,參與ETS的企業營收比未參與者高7%到18%,固定資產成長6%到10%,雇用狀況和獲利則略高於非ETS企業。

    過去的證據顯示,ETS鼓勵受監管公司投資碳儲存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身為歐洲減碳排放的主要途徑,這對ETS來說非常有利。

    ETS有一套排放限額和交易原則,對工廠、發電廠和其他設施設定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上限會隨著時間減少,因此總排放量會下降。

    在上限內,企業可以接收或購買排放配額,彼此根據需求相互交易。也可以向世界各地的減排計畫購買限量的貸款額度。配額總數的限制確保它們具有價值。

    企業必須每年繳交補貼來支付其排放量,否則會被處以高額罰款。如果排放量減少,企業可以保留備用配額以滿足其未來需求,或者出售給需要的公司。交易帶來的靈活性可確保用最低成本減少排放。

    OECD的報告指出,ETS的確有助減少碳排放。在法國、荷蘭、挪威和英國,將ETS涵蓋的發電廠和工業設施的排放數據,與類似但不受監管的設施進行比較,可看出顯著差異。

    在這四個國家,受管制的工廠在2005年至2012年間排放量減少了10-14%。2008年至2012年,也就是在ETS的第二個交易階段,降幅最多,越大的設施降幅度越大。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6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