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姜唯;審校/許祖菱、林大利
美國研究發現,人類傳染病的疫情,58%會因氣候災害更嚴重,無論是細菌引發的疾病(如炭疽桿菌),或病毒(如茲卡病毒)、寄生蟲(如瘧疾)疾病都會受到影響。不過,也有16%的疾病會因氣候災害而減緩。
該研究也列出了氣候災害導致疾病的1006種傳播型態與途徑。由於數量實在太多,作者認為,想靠氣候調適來降低風險幾乎不可行。從源頭著手,也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才是最迫切的事。
這篇研究於8月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由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跨領域專家共同完成,報告所指的氣候災害包括暖化、乾旱、熱浪、野火、極端降水、洪災、風暴、海平面上升等。
研究指出,375種人類傳染病中,有218種(58%)會因氣候災害而讓疫情加劇;另有63種(16%)會因氣候災害而會緩減。
《獨立報》報導,氣候與疾病的關聯很直接,例如,涉水經過帶有鉤端螺旋體病病原體的積水區就可能感染這種疾病;長期積水易孳生病媒蚊,可能引發登革熱、屈公病和瘧疾等。
有些關聯則是間接的,該篇研究論文作者、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地理學家莫拉(Camilo Mora)舉例,發生氣候災難的地區常有醫療保健資源短缺的困境,間接增加淋病等性病的風險。也有科學家認為,熱浪使得病毒更適應高溫,提高病毒對人體免疫反應(如發燒)的耐受程度。
人類傳染病也可能因氣候災害而緩解。例如,乾旱讓積水減少、降低瘧疾的風險。不過,乾旱也可能導致剩餘積水的病媒蚊密度增加,這說明了災害可能同時帶來正、反面的效果。
研究團隊從數百篇論文中尋找氣候災害和疾病之間的關聯,包括水患、暖化和颱風與不同病原體之間的交互作用,並列出了氣候災害導致疾病的1006種傳播型態與途徑。
莫拉指出,可能的傳播途徑實在太多,想藉由氣候調適去減緩威脅幾乎不可行。這表明了,我們必須從源頭減少二氧化碳的迫切性。
參考資料
- 《自然:氣候變遷》(2022年8月8日),Over half of known human pathogenic diseases can be aggravated by climate change
- 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2022年8月8日)VNR: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pathogenic diseases subject of new study by UH researchers
- 獨立報(2022年8月9日),The climate crisis is aggravating 58% of infectious human diseases, including typhoid and Z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