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河道上充斥黑特發文? 研究:天氣太冷或太熱 美國推特仇恨言論就變多

    編譯/黃思敏;審校/許祖菱

    今天網路黑特(HATE)發文特別多?或許,這是天氣變化造成的。德國科學家在分析美國40億則推特發文後發現,在12~21°C間的推特發文最平和,超過這個範圍,無論是過冷或過熱,仇恨推文都會跟著增加。

    這裡所指的「仇恨推文」並非泛指酸民言論,根據聯合國定義,仇恨言論包含針對宗教信仰、族群、國籍、種族、膚色、血統、性別或其他身分因素相關的歧視性語言。例如叫特定族群「去死」、「滾出去」等等,不僅會威脅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嚴重者還會變成集體霸凌或衝突,有些國家已經對此進行管制,認為「宣傳仇恨並非言論自由」。

    twitter_nmc2010-228108
    研究發現,社群媒體Twitter的仇恨言論與天氣溫度有關。圖片來源:Alan Levine via Pxhere(CC BY 2.0)

    過冷過熱都助長黑特推文

    「不論外頭的天氣太冷或太熱,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都更具攻擊性。」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波茨坦氣候變遷衝擊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PIK)科學家斯塔梅瑟(Annika Stechemesser)表示。

    作者於2014至2020年間,透過機器學習的方式,從40億則美國推文中辨識出7,500萬則含仇恨言論的推文,並透過人工智慧比對推文與氣候資料。結果發現,當氣溫超出舒適溫度時,仇恨推文的數量與分享數都會增加。

    斯塔梅瑟說,12~21°C間氣溫最為怡人,超過這個範圍時,無論是過低或過高,仇恨推文都會跟著增加。過冷時,最多會增加至12%;過熱時,則可能增加至22%。氣溫落在15~18°C時,仇恨言論最少。

    這項研究成果於9月發表於知名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

    「即便是在冷氣很普及的高收入區域,遇上極端酷熱的日子,仇恨言論還是會增加。換言之,人們對極端氣溫的忍受度是有限的。」該研究的共同作者、PIK複雜科學部門負責人萊弗曼(Anders Levermann)表示。

    網路黑特影響心理與真實世界犯罪

    雖然黑特推文存在於網路世界,但被害者所感受到的威脅卻是真實存在。斯塔梅瑟說,諸多心理學研究都指出,網路仇恨對年輕人及被邊緣化的群體影響尤大。這些仇恨言論不僅造成心理傷害,更可能為現實世界的犯罪種下因子。

    報告歸納過去研究指出,氣候與攻擊挑釁行為的關聯可分為三類:一是高溫的直接影響。生理不適使人更暴力、更有攻擊性;二是氣候變遷影響個人的社經狀況,例如收入變少、食物不足、教育程度低落等,而這些往往就是攻擊行為的指標;第三則是由極端氣候事件導致的衝突,例如更頻繁的生態移民潮(ecomigration)可能讓群體間的衝突增多。

    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在內部分裂的國家,氣候異常與武裝衝突間存在關聯性,例如:非洲國家的內戰、中東及非洲國家的群體衝突等。

    作者指出,我們身處氣候變遷時代,不僅要調適跟對抗極端氣候,也必須對抗這些網路世界的極端言論,並為身受其害的人們提供協助。

    gr3
    研究者將美國分為五個氣候區(下圖),發現在各氣候區,仇恨推文與溫度的關係類似,無論是過冷、過熱,都會增加仇恨推文的比例(上圖),X軸為每日最高溫度,Y軸為仇恨推文的變化。圖片來源:Lancet 期刊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2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