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俄烏戰事又添環境難題 俄羅斯油氣滯銷 反增甲烷外洩風險

    編譯/姜唯;審校/許祖菱、趙家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各國紛紛對俄實施經濟制裁,能源專家就表示,賣不出去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可能形成新的問題,這些油氣可能導致更多的甲烷外洩到大氣中。此外,如果俄羅斯被迫削減其化石燃料生產,關閉油井更會導致甲烷外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國紛紛拒絕接收俄羅斯化石燃料,多艘油輪因此卡在海上。示意圖。圖片來源:Ojas Narappanawar/Pexels

    拒絕資助俄羅斯 石油和天然氣油輪卡海上

    在化石燃料生產的各個階段,都會排放強效溫室氣體甲烷,但專家說,俄烏戰爭引發的對俄制裁,讓許多載運石油和天然氣的油輪卡在海上,增加外洩風險。「這場戰爭不斷凸顯化石燃料帶來的問題,」英國非營利組織能源與氣候情報(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 ECIU)的克蘭・麥格里欣(Simon Cran-McGreehin)博士告訴《獨立報》。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各國因為擔心間接資助了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紛紛拒絕接收俄羅斯化石燃料,同時也加速了淘汰化石燃料的步調。

    英國阻止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入港口。工人們為了聲援烏克蘭,還拒絕從油輪上卸下俄羅斯的化石燃料,即使這艘船來自另一個國家。

    英國政府估計,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至少有10艘油輪在尋找其他地方停靠。《路透社》報導,有一艘船被英國拒於門外一週後仍被困在海上。

    學者:俄羅斯天然氣若無人接收,是真正的環境難題 

    「這些船隻的甲烷外洩將造成氣候風險,」蘇塞克斯大學科學政策研究中心(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 SPRU)的希多佐夫(Roman Sidortsov)博士表示,「當石油於油輪、儲油槽跟管線中儲存和運輸時,釋放出來的甲烷約占石油相關產業甲烷總排放的50%。石油存放的時間越長,外洩得越嚴重。」

    至於天然氣的部分,在船上運輸時則會轉化為液態天然氣,並逐漸洩漏。不過,克蘭・麥格里欣表示,當其進入陸地上的天然氣系統時,甲烷外洩情況往往會減少,可能「比讓天然氣留在海上、在儲存槽中揮發好」。

    「如果沒有人要用掉這些俄羅斯天然氣⋯⋯會變成真正的環境難題。」克蘭・麥格里欣說。

    隨著各國計劃逐步降低對俄能源依賴,俄羅斯的國際出口需求將減少,希多佐夫說:「英國港口發生的情況只是個開始⋯⋯俄羅斯遲早會開始減產,我嚴重懷疑他們能維持出口水準。」

    希多佐夫說,關閉油井是很常見的。「關閉的油井,尤其是沒有被妥善關閉的油井,是甲烷排放的主要來源。」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