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鄒敏惠、吳宜靜
跟隨玉山銀行的腳步,國泰金控正式加入撤資行列,除了不再新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也要把未積極轉型再生能源的燃煤發電業者,列入不可投資名單。
撤資倡議團體「350台灣」今天(4日)發表公開信,對這項行動表達肯定,並指出,此舉再次讓台灣金融單位躍身國際氣候行動先驅。
去(2019)年以前,從未有過任何亞洲銀行宣布過化石燃料撤資。但自去年3月起,日本與新加坡有多家銀行宣布撤資政策,7月份玉山銀行率先帶領台灣響應「撤資燃煤電廠」,國泰金控則在今年7月跟進。
台灣第二家銀行 國泰金控撤資燃煤電廠
身為金融業「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的一員,國泰金控遵循「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概念」(ESG)原則。國泰7月底發布2019年份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在當中做出宣示,「國泰世華銀行停止新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國泰人壽將未積極轉型再生能源之燃煤發電業者列入不可投資名單。」
國泰金控向記者證實,這已是公開的承諾。根據這份CSR報告,2017年起國泰世華所有企金授信案件,都須遵循「企業放貸ESG要點」;2018年的不予承作對象,新增溫室氣體排放較高的燃煤電廠;2019年10月起全面停止新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授信案。
「350台灣」4日發表公開信對此加以肯定,強調現今全球已有超過14兆美元不再資助化石燃料,加入此氣候行動的機構也突破1200家。
不過,國泰金控與玉山銀行相比,除了均不再新承作燃煤火力電廠專案融資,只有後者承諾,既有案件屆期後也不再續約。「350台灣」對此也表示,希望國泰能夠對於現有的燃煤案場提出承諾,在約期到時不再續約,貫徹ESG理念與社會責任,達到完全的避開全球燃煤電廠的姿態。
疫情衝擊當下 環團呼籲更多金融機構「撤資」站出來
「350台灣」表示,在過去半年多來的疫情衝擊下,世界各國感受到傳統經濟體系的脆弱。而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化石燃料產業也受到重創,不論是油價跌到負盤或是煤礦產能受阻等等,在在顯示化石燃料的風險。在這個危機的時機點,也是個轉機點。各金融單位應正視化石燃料產業的風險,藉機轉向較有韌性與彈性的再生能源。
國外響應撤資行動的包括宗教團體、基金會、學校,例如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洛克斐勒基金會等。根據國外撤資網站「gofossilfree」,最新的一則消息是,擁有2000億美元資產的紐約州公共退休基金(New York State Common Retirement Fund),7月份已正式從22家燃煤相關企業撤資。
國內則有台灣大學響應,去年底,台大校長管中閔實踐遴選承諾,台大校務基金「不得投資化石燃料相關產業」,成為亞洲第一間撤資的大學。
「350台灣」呼籲更多台灣的金融單位站出來,不論是私人銀行或官方基金,宣示不再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案。「350台灣」也發起公民連署,希望存款人意識到存款的用途,要求銀行撤資化石燃料投資,轉向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