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堅定非核減煤、邁向能源轉型 反對「以核養綠」
報導/彭瑞祥
隨著11月24日大選綁公投的日子逐漸逼近,已有559位學者發起「非核減煤家園」連署,並在14日舉辦記者會,從台灣的地質條件、核災風險、核能的環境與健康衝擊、核廢料難解的困境,分析台灣社會沒有繼續使用核能的條件。學者並呼籲全民對要求「廢除電業法第95條之1」的公投第16案(所謂「以核養綠」)投下「不同意」。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公布連署名單,批評擁核人士長期以「反核人士不科學或不懂核能」為由,駁斥人民追求非核家園的願望;「能源技術運用無法自外於社會」,該不該使用核能,核能使用可能帶來的環境與健康衝擊,核能產製及核廢後端處理所涉及的技術與各種環境、健康與社會衝擊評估,「涉及多種學科領域,也關乎我們對當代及下個世代的責任。」
連署學者涵蓋理工醫與人社法兩大領域學者各218與341人,包括中央研究院5位院士及43位名譽、榮譽、講座、特聘等重量級教授。五位中研院院士中,除了領銜發起的交大應用化學系教授林明璋院士、台大數學系教授林長壽院士;國內肝臟權威、長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廖運範院士,台灣植物生態學知名學者、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周昌弘院士,及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院士也加入響應。
重量級教授中,單就醫學院來看,除了廖運範院士,台灣病理學泰斗、現任長庚醫院郭承統名譽副院長也入列。此外,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王榮德講座教授、臨床醫學研究所謝奇璋特聘教授、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吳昭良特聘教授、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蕭璦莉特聘教授均在名單中。
名單中也有現任大學校長以個人學者身分參與連署,包括中山大學現任校長、教育系教授鄭英耀,屏東大學校長、應用化學系教授古源光,以及已卸任校長,高醫大神經學講座教授劉景寬、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賴鼎銘。
專長氣象數據模擬及區域氣候與空氣污染的美國普渡大學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教授商文義,也加入連署。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40年前,台灣開始建造核電廠時還沒有「活動斷層」這個概念跟規範,隨著愈來愈多研究出現,台灣有33條活動斷層,未公布活動斷層也有49條,海域還有更多;其中,核一、核二廠經過山腳活動斷層,距離核一、二廠僅7公里、5公里,恆春斷層甚至進入核三廠區裡面。而已封存未完工的核四廠,從台電這兩三年的調查結果來看,海域裡有好多紅色線條,是活動線型也就是活動斷層。陳文山質疑,「世界哪一個核電廠會蓋在活斷層八公里內?」他提醒,台灣其實到處都有活動斷層,根本不適合有這麼多這麼密集的核電廠,「核電廠存在一天我們就有疑慮,延役一天你的安全風險就越高。」
非核、減煤得以並進
研究輻射落塵與空污的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則點出台灣經不起核災風險:「美國很大,但台灣美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台灣地小,所以當福島核災發生後,我們問題不是死亡而是棲息地喪失。」
莊秉潔以他三年發表於期刊的論文發現指出,若311福島核災等級的災難發生在核四廠,將會有800萬人口20年無法回到自己的原居住地。莊教授分析一整年每日的氣象條件發現,如果核四發生福島核災等級的意外,基隆51%的土地,新北48%、台北30%、桃園30%、新竹18%、宜蘭18%,相當於全台11%土地淪為永久撤離區。他提醒,「我們是不能忍受一次福島意外的。」
莊秉潔也提醒,非核與解決空污是可以並進的。台灣空污問題雖仍需大幅改善,但通過電力調度、燃氣機組優先發電等多重的政策手段,空污是在改善中的。另外,部分民眾關心非核後的電費漲價問題,他以目前的能源轉型路線圖進行評估後指出,即便漲價至多也是漲回2013年的電價水準,每度電比現在多5毛。
莊秉潔〈核災的關鍵問題是台灣土地的喪失〉簡報 http://bit.ly/2PW7d6i
核能的健康風險 是底層工作者與社區民眾承受
長期研究職業傷病的台大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鄭雅文分析,核電產業除了有核災風險、核安與核廢料問題,潛在職業病問題更不容忽視。
鄭雅文以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來看,核災後釋出高濃度放射性物質,蘇聯政府投入大批人力搶救,包括消防隊員、軍人、工程師、農夫、礦工、醫療人員,均在未被告知風險、未有適當保護下投入救災,3個月內就有數十名救難人員死於急性輻射中毒。在災害發生20年後,世界衛生組織在2006年發表報告書 ,指出「清理者」人數高達60萬人,其中有24萬人在1986至1987年間遭受高劑量輻射暴露,但這些「清理者」後來健康狀況如何,並沒有正式的科學調查。
鄭雅文進一步指出,包括日本台灣,在正式員工不願意投入高風險工作的情況下,全球核電廠平日運作仰賴大量外包工人,就是蘭嶼核廢料儲存場的檢整工人也多是契約工,核能暴露健康效益是要過好幾年才會出現,但包含癌症在內的問題都缺乏調查。鄭教授沉重提醒:「核電產業運作、儲存及核廢料處理,有很多健康風險,事實上是底層工作者與社區民眾承受。」
全球核廢處理都有困境與障礙 推動核能不負責
研究核能科技的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張國暉,在分析了全球核廢料處理遇到的困境與障礙後指出,核廢最終處置不僅要面對地質條件、技術與核安問題,還必須面對社會同意的問題,如何找到可以且願意被放置核廢的地方極度困難。
張國暉認為,如果無法找到適合的地方把蘭嶼低階核廢運出去,很難再想核一到核三超過18000束高階核廢料要在哪裡永久儲存,這問題沒解決,「有什麼立場繼續不負責任地講要推動核能。」
再生能源驅動的轉型帶來機會與工作 分散式、社區發電有未來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洪文玲提醒國人,台灣教育、產業體系,應掌握當前新能源產業的前景與機會。比如離岸風電的發展,可以使台灣學習世界發展成熟的技術,透過共同努力轉為適合台灣亞熱帶海洋的技術,讓歐洲成熟的風電技術深耕台灣。
近年推動能源轉型與社會創新的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指出,當前再生能源在全球蓬勃發展,風力發電、地熱與生質能源生產,提供各種機會,讓我們有機會發展分散式、社區共同協力合作的發電型態。再生能驅動的能源轉型,有機會讓社區維持一定程度的能源自主,全民更願意一起負責任地參與在能源的製造與生產過程,共同分享也共同負責。
邱花妹表示,林長壽日前撰文提醒青年世代,「一但重啟核能,對台灣的傷害是永遠的」,「用重啟核電來解決空污是非常不實際的想法。想想蓋一座核電廠要花多少年(參考核四),就算重啟核四(一定會引起許多人的抗爭)所需的時間也足夠讓我們在政策上改善(例如減少燃煤和增加天然氣),來減緩空氣污染。」(全文)
連署學者共同呼籲,在全球能源生產與消費系統正經歷劇烈轉變,能源轉型帶來各種經濟與社會創新機會的此時此刻,將台灣社會拉回上個世界極度依賴核電與煤電的發展舊思維、迴避核能本質性的危害,並無助於提升當前與未來世代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及空污治理的能力。
他們指出,儘管轉型過程面臨種種衝突與挑戰,但台灣社會正不斷學習;同時也相信「節能」就是創造能源,發展更合於永續的能源使用與消費模式,是全民共同的責任。在此能源轉型的歷史時刻,呼籲全民就公投第16案投下「不同意」,讓台灣社會大步邁向「非核減煤」的發展願景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