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這個月揭牌滿一年,下個月即將開賣首批本土碳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22日舉辦「什麼是『好的碳權」』?碳權品質停看聽」講座,指出品質不良的碳權,恐讓業者花了冤枉錢。環境部表示,為避免碳權漂綠,下月底將訂定「碳中和宣告指引」提供業界參考,未遵循的企業有可能違反《公平交易法》而遭處分。
碳交所成立一年 交易體系漸成形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一年,交易體系逐漸形成,目前上架六項國外碳權,台灣碳權最快下個月上架,相關的管理辦法(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已在15日正式上路。然而,一些誇大減碳成效的專案,恐使業者花冤枉錢買到「垃圾碳權」。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22日表示,碳交易機制正在發展階段,一定會有風險。國外大型企業多購買數個碳權專案來避險,採用「投資組合」是可行作法。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則表示,坊間常見宣稱「我有獨特的碳源」,其實可能是未經合格方法驗證的碳權,呼籲民眾勿輕易投資。碳權交易所向國外機構購買碳權都會把關,出了問題有管道反應,「它(碳權交易所)的目的本來就是幫大家降低風險。」
碳交易中的「漂綠」如何發生?
而有些企業可能故意購買低成本碳權來宣稱環保,也有企業可能買到劣質碳權用於碳中和卻不自知,碳交易當中的「漂綠」如何發生?劉哲良指出,碳權品質不穩定,是漂綠的原因之一。《衛報》去年揭露國際碳權驗證機構Verra核發的雨林碳權有九成不具減碳貢獻,嚴重高估減量專案的效益;另外,森林相關專案也易受氣候變遷、森林砍伐、大火影響,使碳未必能永久留存於植物中。
此外,許多減量專案也很難驗證具備「外加性」。國際非營利組織「自願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這個月就點名八項再生能源專案並非「高品質碳權」,原因是無法確認專案執行的成本是否高於減排效益;若成本過低,就不具投資上的外加性。
不過劉也補充,減量專案在時間推演下,成本降低很自然,還須進一步觀察ICVCM日後對此的說明。
劉哲良指出,碳權就像黑盒子,多數業者無相關方法學背景,很難判斷專案執行品質的好壞,往往須仰賴具公信力的碳權中介機構,如VCS、Gold Standard等。
環境部氣候署減量交易組副組長李貞瑩回應,目前台灣確實有數個執行中的專案涉及ICVCM點名的再生能源名單,目前正在檢討中。下月底則會訂出「碳中和宣告指引」供業界參考,避免碳權漂綠事件發生;若企業未遵循,恐違反《公平交易法》遭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