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將於本週五(22日)開賣首筆國外碳權,而攸關國內碳權買賣的子法也於日前出爐。環境部15日預告「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簡稱碳交易辦法)草案,訂出三種買賣國內碳權的方式,並授權環境部必要時可設定交易價格天花板,避免市場炒作。氣候署也表示,第一筆國內碳權上架時間點最快落在明(2024)年年中。
碳交易草案預告 三種碳權買賣方式
環境部15日預告碳交易辦法草案,參考國外經驗,訂出三種國內碳權的買賣方式:定價交易、協議交易,以及拍賣。「定價交易」指賣方在碳交所上架碳權,標明定價、數量後由買方下單;「協議交易」則是碳權未上架碳交所,買賣雙方私下協議交易的數量和價金;而賣方在碳交所公開標售碳權稱「拍賣」,賣方至少須上架1000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減量額度。
拍賣每單位出價最高者先得標,剩下的額度則由其他競標者依出價高低依序購買,直到所有額度都釋出、或競標者都得標為止。
環境部指出,辦法僅適用國內碳權,即現行「自願減量專案」以及早期的抵換專案、先期專案等官方核發的減量額度,不包含國外碳權。為確保資訊透明,定價交易及拍賣分別須公開閱覽14天及28天,期滿才能交易;環境部也有權訂定交易價格上下限,避免市場操作。
國內碳權禁轉賣 私自仲介恐挨罰
碳交易辦法草案規定,國內碳權的買方必須「用得到,才能買」,也就是須符合《氣候法》明訂的減量額度(俗稱碳權)四項用途——抵換開發案溫室氣體增量、扣抵碳費、扣除進口產品的排碳差額(若我國實施碳邊境管制)、抵銷超額排放(若我國實施總量管制)等。
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國內目前並未針對進口產品課徵碳費或碳稅,也未採行總量管制,因此買方主要會是有增量抵換需求的開發單位。為避免市場炒作,碳權不得重複拍賣、交易、移轉。環境部也強調,和一般財產不同,減量額度的移轉是一種「減量責任代償」機制,因此事業倒閉時,已購入但未使用的減量額度不能移轉,必須註銷。
考量交易安全,草案也明文規定,未經環境部委託就仲介、代銷國內碳權,或是私自提供買賣平台,將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首筆國內碳權 最快2024年中上架
黃偉鳴表示,草案有2個月預告期,最快明年2月上路,加上碳交所還要建置系統,第一筆國內碳權上架時間點最快落在明年中。他強調,碳權買賣僅是多元減碳工具中的一環,建立碳交易機制必須按部就班,不能搶快。
針對國外碳權,是否也要訂定相應管理辦法?黃偉鳴表示,由於國外碳權只能用於企業自身碳中和,增量抵換或碳費扣抵都與國外碳權無關,因此暫不考慮訂定相關規範,但碳交所方面還是會參考國外做法,擬定一套基本原則。
其他碳交易相關重大子法還包括攸關碳權核發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以及規範開發碳抵換的「溫室氣體增量抵換辦法」,兩者都已在10月公告上路。黃偉鳴說,碳交易子法還不能算全面到位,未來不排除針對碳交易訂出更細的行政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