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即將在杜拜落幕,除了淘汰化石燃料的討論陷入爭議,另一關乎人類生存的重點落在農業。大會期間,有超過150個國家簽署《阿聯永續農業、韌性糧食系統和氣候行動宣言》(簡稱阿聯糧食宣言),涵蓋巴西、中國、歐盟和美國等全球糧食系統七成以上的生產國家。
糧食生產系統造成的溫室氣體約佔全球三分之一,然而台灣的農業碳排僅占全國2%,是否代表我國已領先全球?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分析,這是因為台灣的計算方式跟國際不同,未將「農場外」的行為如飼料運輸、食物浪費的碳排納入計算所致。他呼籲調整計算方式,才能增加減碳驅動力。
我國計算基礎不同 「農場外」的碳排成漏網之魚
糧食生產是第一線受到氣候變遷的威脅。氣候變遷將增加環境干擾,如改變溫度、水分,農作物面臨未知、難以預測的威脅。台灣雖非聯合國成員,農業部(當時為農委會)早在2022年宣布農業部門目標2040年淨零排放,看似超前,但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分析,台灣的農業排放占比卻只占全國2%左右,原因出在碳排計算不同。
郭華仁解釋,國際上的農業排放是將運輸、飲食的排放納入,是一個完整的食農系統,我國則是只看「農場內」的農業行為。舉例來說,我國畜牧業有七成以上的飼料從國外進口,所產生的高碳排卻是算進運輸或其他部門。他建議,我國要跟上國際,就應該修改農業碳排計算方式,把「農場外」的碳排納進食農系統裡,例如讓食物浪費的碳排從廢棄物部門回歸食農系統,才能增加減碳的驅動力,也更有助於推動民眾謹慎採買與減少浪費。
回到多個國家簽署的《阿聯糧食宣言》,郭華仁坦言,「這份宣言很普通」,只是把大家早已在討論、早就知道的東西寫成文件。很多國家早就提出農業與氣候變遷的政策主張,如台灣也已經提出政策並正在執行中,預期這份宣言不會在國際間形成太大的驅動力。
學者:種田換碳權不如專注有機生產
郭華仁指出,兼顧氣候變遷與糧食生產是國際共識,目前除了仰賴科技進步,最有效的仍屬推動有機農業,透過促進土壤健康、農作物強壯,提高氣候韌性。然而,世界各國進展普遍緩慢,台灣雖然完成《有機農業促進法》立法,但還缺乏資金,農業部遲遲不能提出具體執行目標。
對於國內很多農民期待有機農業可以經營「碳權」,郭華仁提醒,考量驗證成本,實際上要獲利根本不可行。他建議主管機關與其將資源花在宣傳碳權,不如專注推廣有機農法的好處,並從預算開始變革,提高有機農業在總農業預算的占比,減少慣行農業享受的財務支持,才有轉型的動力。
此外,「作物多樣性」是重要的農業調適策略,政府可以鼓勵農民在同一個農場裡種植不同品項的農作物,減少極端氣候的受災程度。如暴雨只能影響部分怕水的作物,還有別的作物可以維持收成。郭華仁表示,這需要政府給予補助、並提生育種研發能力,促進我國農業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