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碳權交易所是什麼? 一樣都是減碳,為何價差這麼大?

    今天(7日)台灣成立碳權交易所,你可能聽過「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破100歐元」的新聞,但國內碳權交易所跟歐盟的碳權一樣嗎?各國碳權都這麼貴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國際碳市場上,主要分成碳排放配額(Allowance)、交易與碳抵換額度(Credit)兩種交易。歐洲碳市場以排放配額為主;國內的「碳權」則屬於第二種,碳抵換額度的交易。來看看他們的差異吧!

    證券交易所。示意圖。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碳權交易所8月7日成立。示意圖。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一、來源大不同

    碳排放配額(Allowance):

    來自「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的概念。政府根據過去排放資料設下一個公司可排碳的限額(排放配額)。若排放低配額,就可將「額外多減」的量拿出來交易。

    例如A公司獲得1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配額,實際排放80公噸,則20公噸可拿出來交易。減碳不足的B公司,則藉由交易購入排放配額來滿足政策規範。這項制度可以讓減碳獲得實質經濟效益。

    碳抵換額度(Credit):

    碳抵換的額度則來自種樹、節能、生態復育等減碳計畫,再經過方法學將減碳量轉換成額度。(詳見:Q&A:碳抵換是什麼? 抵換額度(Carbon Offset Credit)怎麼來?

    二、價格差很大

    碳排放配額(Allowance):

    各國碳市場價格並不一致。以歐盟碳市場(EU ETS)為例,因歐盟逐步縮減排放配額,可交易的配額變少,碳價因而高漲。2023年2月達每公噸近100歐元(約新台幣3490元)。

    近5年主要排放交易制度碳價趨勢。
    近五年的碳市場價格波動。圖片來源:世界銀行2023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CC BY 3.0 IGO)


    碳抵換額度(Credit):

    碳抵換額度來自不同的專案,價格也因減碳專案類別而異,其中,又以碳移除的價格最高,約落在每公噸15-20美元(約新台幣470-630元)間。其餘的碳額度價格約在10美元(約新台幣315元)以下。

    圖片來源:2023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CC BY 3.0 IGO)
    近年的碳額度合約價格。圖片來源:世界銀行2023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CC BY 3.0 IGO)

    參考資源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