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蘇竣、劉庭莉
經濟部能源局於彰化規劃「大城光電示範區」,採全新模式,由政府遴選業者,區域內民眾可自行決定是否將土地出租建設光電,原承租農民也可與業者合作發展農電或畜電共生,創下國內首例。
由於示範區內多為耕作中的農地,再度引發「與農爭地」疑慮。昨(16日)地方說明會上,贊成和反對的意見都有,贊成者認為光電進駐是「多一條生路」;反對民眾則認為光電與農業生產不可能共存,呼籲能源局應重新選址。
選定大城339公頃農地 媒合地主種電創先例
我國推動淨零轉型,經濟部能源局持續加強再生能源建設,日前規劃於彰化大城鄉設置「光電示範區」,將媒合地主、農民與光電業者,建設太陽光電設備。昨(16日)於當地召開說明會,光電示範區位在魚寮溪以南,約339公頃,多為農委會認定「低地力」土地,並已排除環境敏感區。
能源局表示,示範專區內地主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將土地租給光電業者,賺取地租收益,而原本的承租農民也可與光電業者合作發展農電或畜電共生,模式與以往不同,創下國內首例。示範區將分為南、北兩區,由政府各遴選出一家業者,今年3月開始招標,預計2025年底完工併網發電。
能源局組長林文信強調,這次計畫並非強制性,也不是全區土地變更做光電,要看地主跟土地使用者的意願,若不想參與建置就不會納入,外界不用過度擔憂。未來光電業者進駐,必須同時取得地主、土地使用者同意,用地變更時,也會審查興辦事業計畫書,希望業者的光電設計可以結合原本農業生產的土地使用型態,讓農業與光電結合。
憂光電侵占農地 農民反對盼重新選址
林文信在說明會提到,大城當地是「風頭水尾」,強風、缺水等條件導致農村活動減少,才選擇在此做示範區。此番發言引起在地農民狠批,「風頭水尾也是有人在耕作」、「當我們農地都沒路用」,質疑能源局不該選擇有在耕作的農地。更有農民擔憂,一旦光電業者提出高額租金,承租戶不可能拚得贏,大城的土地將被大型企業壟斷。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大城是沙質地,土壤非常肥沃,以優質地瓜聞名全台。光電示範區內大部分農田仍維持耕作狀態,種植地瓜、花生等旱作,本身就非常需要陽光。加上光電可能導致農地破碎化,引發排水、微氣候或光線等問題,周邊農田產量也將下滑,光電與農作根本無法共存。
大城鄉東港村長陳駿傑以自身經驗指出,太陽能板會反射光線,導致鄰近的作物收成減少。呼籲能源局選址應謹慎規劃,重新考慮其他無人居住或更適合的土地,讓光電建設的破壞降到最低。多位農民也附和,強調光電板底下作物不可能生長,盼光電遠離聚落。
施月英更質疑,大面積開放光電仍有許多未解爭議,能源局竟粗糙規劃下個月(3月)就開始招標。呼籲應暫緩招標遴選,重新盤點可行土地,持續與地方溝通直到釐清問題為止。
大城已陷「地下水惡性循環」 支持民眾:光電是一條生路
說明會現場,有大批支持民眾到場聲援,高舉「環團滾出去」、「大城人要投資」等標語,贊同光電進駐開發。彰化縣大城鄉村長聯誼會會長、頂庄村長許仁寶表示,大城鄉因水源不足,農民多是抽地下水灌溉,卻也加劇地層下陷、使土地鹽化更不易耕作。他認為,示範區並非全面種電,而是讓農民可以自由選擇與光電業者合作,增加收入來源「多一條生路」,樂見光電示範區進駐。
彰化縣大城鄉經濟發展協會主任秘書蘇泓誠也說,大城鄉人口老化嚴重,已缺乏勞動力,光電示範區讓農民有選擇權,可以繼續種植或與光電業者合作,加上由政府主導,不怕業者拒絕溝通、找不到人負責,有政府撐腰是支持示範區的一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