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氣候變遷也增地震風險 專家:西部仍未釋放板塊擠壓能量

    報導/劉庭莉

    17、18日台東關山及池上分別發生芮氏規模6.4、6.8有感地震,今(19日)上午10時07分再發生規模5.9地震,震央位於花蓮卓溪。學者提醒,東部地震幫助釋放板塊擠壓能量,但西部沒有,地震風險仍在提升,要隨時做好萬全的防震準備。

    918強震造成花蓮玉里一處7-11倒塌,縣府正進行拆除作業。圖片來源:花蓮縣政府提供
    918強震造成花蓮玉里一處7-11倒塌,縣府正進行拆除作業。圖片來源:花蓮縣政府提供

    有感地震次數降低 西部仍未釋放板塊擠壓能量

    9月17日、18日兩起強震仍是外界探討的焦點。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指出,在短時間、近距離內發生兩起規模6以上的強烈地震很少見,觀察台灣今年地震活動可以發現,有規模不大但次數密集的不尋常群震事件發生,因群震效應代表地殼開始不穩定,是需要注意的指標。

    汪中和表示,台灣位於地震活躍地帶,本來先天性地震風險高,加上2018年9月以來,台灣有感地震次數異常偏低,板塊擠壓能量釋放不足,「是很明顯的警訊」。

    此外,今年6月台東地下水位異常下降,汪中和指出,地下水位異常變化是明顯指標,921地震發生前,彰化、雲林、南投等地下水位皆出現異常變化,是大地震來臨前的清楚前兆。

    全島能量是持續累積,汪中和提醒,東部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幫助釋放板塊擠壓的能量,但西部能量沒有獲得紓解,表示西部地震風險仍在提升,要做好萬全的防震準備。

    板塊地震增加與暖化的關係? 汪中和:影響地殼穩定

    隨著氣候變遷討論白熱化,也有人好奇,氣候和地質活動是否互相影響?汪中和認為,氣候變遷會提高地震的機率,全球暖化導致冰川消融,質量自陸地轉移至海洋,增加地殼垂直變動的機率,如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增加周圍發生大地震的情形,「這是全球要共同面臨的風險,台灣也在內。」

    此外,汪中和指出,高溫熱浪頻繁,讓地表能量快速累積,加上降水強度增加,地下水位、河川水位起伏大,水位漲跌頻繁也會影響地殼穩定,增加環境風險。國立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管理中心研究員李錫堤也認為,氣候變遷容易造成地震增加。他解釋,自冰河時期至今海水面上升130公尺,上升過程中,海水的重量導致海洋板塊增加荷重,使板塊運動速度增加,形成地震。

    不過,美國太空總署(NASA)對氣候變遷與地震的關聯持保留態度。NASA專家指出,多數地震源自在地表以下,受地表溫度和條件的影響不大。若要說有無相關,比較明顯一例是諸如颱風等大風暴與「慢地震」(slow earthquakes)的關聯。慢地震與大眾認知的地震不太相同,它以長時間慢慢釋放能量,雖然也有可能觸發破壞性的有感地震,但「數量很少,在統計上不具意義」。

    建築耐震設計仍待改進 學者:政府應儘速盤點避震缺失

    如何為未來地震預警,學者認為建築耐震設計規範仍有所缺失,政府應趁著民眾對地震記憶猶新時打鐵趁熱,儘速盤點現階段的全民防震力。

    李錫堤指出,當初訂定建築耐震設計規範時,並未找來地震或地質研究人員商討。他舉例,現行規範16層樓高以上建築需要執行耐震分析、耐震審查,導致很多建築只蓋15層高,逃避審查,偏偏大地震傳來的震波,容易跟10幾層的建築產生共振,加上台北地層自然振動週期也相似,在大地震來襲時,容易產生雙重共振,造成建築物的倒塌。

    917地震造成花東縱谷地區學校災損。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提供

    李錫堤提到,台北及高雄的耐震規範不足,因為耐震設計規範是根據過去的地震災害情形制定,中部有較多大地震產生,但北部及南部過去沒有那麼大的地震,所以採用的地震加速度規定較低,耐震強度也沒有中部嚴格。

    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瑋哲則建議,建築法規目前僅針對土木工程訂有規範,未來可以納入地震波模擬、土壤土質結構等考量,進一步強化建築的耐震程度。

    汪中和建議,政府應趁地震記憶猶新,儘速盤點現階段對地震研究及防災的缺失,包括加強建築防震規範、地下水位監測、地磁電流監測等,提高對地震的預測能力。「地震是我們的宿命。」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6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