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反聖嬰年增多? 近三年無颱風侵台紀錄在望 專家這樣說

    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日前日本媒體《NHK》製作「颱風預估路徑」圖顯示,近年颱風都繞過台灣,引發網路輿論熱烈討論。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解析可能原因及影響,並證實自2019年底至今,已有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為有觀測紀錄以來首度發生。

    專家分析過去歷史資料指出,從1958年至今,無颱風登陸台灣的年度有七成為反聖嬰年,加上偏暖的印度洋,環境不利颱風生成,但反聖嬰僅為影響因素之一,氣候變遷對颱風的影響也尚無定論,仍需要更多觀測資料進行後續診斷分析,才有辦法確切了解原因。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指出,若今年也無颱風登陸台灣,那麼2020至2022年將寫下連續三年無颱風登陸台灣的紀錄,為有觀測紀錄以來首度發生。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指出,若今年也無颱風登陸台灣,那麼2020至2022年將寫下連續三年無颱風登陸台灣的紀錄,為有觀測紀錄以來首度發生。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颱風連續三年避開台灣 是反聖嬰現象導致?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黃清勇解釋,NHK會特別關注是因颱風在接近台灣東側或北側時向北轉,「避開台灣」朝日、韓前進,的確自2019年底至今,已經有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證實,從1958年以來,無颱風登陸台灣的最長紀錄為兩年(1972至1973年及2020至2021年),若今年也無颱風登陸台灣,那麼2020至2022年將寫下連續三年無颱風登陸台灣的紀錄,為有觀測紀錄以來首度發生。

    高雄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系教授陳昭銘認為,​2020年迄今無颱風登陸台灣,算是相當特殊的案例,可能因2020至2022年為反聖嬰現象,與連續三年引發的大尺度環流變化特性有關。​

    陳昭銘說明,反聖嬰現象會引發北太平洋高壓變化,以兩種類型較多,導致侵台颱風易減少。他解釋,第一種類型為高壓向西延伸,使颱風不易於東南側生成,不易接近台灣;第二則是台灣南側、東南側為高壓變化,北側、東北側為低壓變化,有助颱風生成位置偏北,生成後也易往北移動。

    反聖嬰現象僅為原因之一 氣候變遷影響也尚無定論

    羅資婷分析過去歷史資料指出,自1958年以來,有十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其中有七年為反聖嬰年,占全部70%。但歷史上也有過兩次連續三年反聖嬰現象,並沒有發生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的紀錄,代表連續三年反聖嬰現象不一定伴隨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

    羅資婷說明,以2020至2022年夏季來看,反聖嬰現象搭配偏暖的印度洋海溫配置,間接造成太平洋高壓偏強,環境不利颱風生成。颱風生成個數少,再加上太平洋高壓偏強且位置更偏西的因素,造成颱風直接侵襲台灣的機率偏低。

    羅資婷根據歷史資料分析,太平洋高壓有增強的趨勢,不利於颱風生成,在未來暖化的情勢下,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也有減少的趨勢;也有研究指出,未來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北移,侵襲日韓的颱風會增加,通過菲律賓附近的颱風減少,往台灣及中國華南地區的颱風雖有減少,但不確定性仍高。

    羅資婷坦言,直至目前,對於登陸台灣的颱風個數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尚無定論。

    反聖嬰年無颱風登陸台灣的夏季環流圖。圖中黃色代表海溫偏高,藍色為海溫偏低,箭頭代表風場方向,箭頭指向左側為東風增強。圖片來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反聖嬰年無颱風登陸台灣的夏季環流圖。圖中黃色代表海溫偏高,藍色為海溫偏低,箭頭代表風場方向,箭頭指向左側為東風增強。圖片來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多重因素影響颱風 學者:無法用「反聖嬰現象」簡單帶過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涂建翊表示,即便過去每年平均登陸台灣的颱風個數本來就不多,但過去三年都沒有颱風登陸台灣是罕見的現象。

    涂建翊說明,有研究認為颱風的路徑變化具有明顯的年代際振盪特徵,十幾年就會改變一次;透過模擬發現,在全球暖化情境下,颱風生成個數將會減少,但強度可能增強,路徑部分往北移動機率相對提高。不過,暖化屬於長期變化趨勢,若要說這三年沒有颱風登陸的現象是受全球暖化所影響,可能會遭受質疑。

    颱風移動方向會受到多重原因影響,涂建翊解釋,除了副熱帶高壓,還有大陸冷高壓南移、雙颱誘發的藤原效應等,甚至要考慮颱風本身的內部動力過程及與台灣地形的交互作用。

    涂建翊指出,過去研究提到,聖嬰(或反聖嬰)現象對於颱風的生成位置有明顯影響,特別是秋季,連帶也影響颱風移動路徑,但是對於侵台颱風個數是否有顯著影響,則沒有定論。颱風動向需要更多的觀測資料進行後續診斷分析,才有辦法了解原因,無法用「反聖嬰現象」就簡單帶過。

    黃清勇說明,目前仍不清楚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跟聖嬰(或反聖嬰)現象的關聯性有多強,如果侵台颱風個案能有幾十個,或許就能在統計上的顯著性加以確認。

    颱風貢獻台灣近40%雨量 也是造成強降雨的主因

    颱風是台灣的淡水重要來源,涂建翊表示,台灣有將近40%的雨量由颱風所貢獻,颱風不來最直接衝擊就是缺水,如1993和2020年。

    黃清勇認為,颱風是否登陸對較易缺水的中南部的影響較大,因颱風登陸可以帶來台灣山區(水源區)的全面性降雨,特別是在中央山脈陡坡;另外,只要颱風暴風圈觸及台灣本土,即為侵台颱風,儘管其外圍環流與近暴風圈通常也能帶來充沛的雨量,但在台灣本土降雨會較不平均。

    涂建翊進一步說明,台灣的大雨(豪雨)約有50%(72%)發生在夏季,颱風是造成強降雨的主因,近年在缺乏颱風直接侵襲的情況下,也讓颱風帶來的豪大雨機率明顯降低,特別是2020年,幾乎逼近1993年的最低紀錄,不過有趣的是,非颱風造成的豪大雨頻率卻增加了,這也突顯出台灣氣候的特殊性與多變性。

    涂建翊指出,強降雨不完全是登陸才會發生的事情,如夏季颱風有機會與強勁西南氣流產生交互作用,配合地形效應,在台灣西半部地區產生劇烈降雨;秋季颱風則常常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為東部帶來災害,「這些其實才是我們更應該關心的問題,而非只是執著在颱風是否登陸這件事情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涂建翊指出,台灣的大雨(豪雨)約有50%(72%)發生在夏季,颱風是造成強降雨的主因。圖片來源:鵬智 Bird 賴 Lai/Flickr(CC BY-NC-ND 2.0)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涂建翊指出,台灣的大雨(豪雨)約有50%(72%)發生在夏季,颱風是造成強降雨的主因。圖片來源:鵬智 Bird 賴 Lai/Flickr(CC BY-NC-ND 2.0)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46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