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彰化大城濕地「海精光電場」砍七成開發面積 退出重要野鳥棲地

     

    彰化縣大城鄉、濁水溪出海口的「海精光電場」,由於開發範圍2/3位於「災害防治區」,同時涉及重要野鳥棲息地,開發單位決定自砍七成開發面積,從93公頃縮減為28.3公頃,今(29)日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海審會)進行第二次大會審查,決議補件後核發許可。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表示,開發單位的鳥類監測還缺漲潮資料,並建議在光電場中留設鳥類飛行廊道。開發單位則表示,已縮減七成開發面積,若有中斷基地的狀況,將造成電力配設問題。

    開發單位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Maiora)將海精光電場開發面積縮減七成,由93公頃大幅縮小為28.3公頃。圖片來源:擷取自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
    開發單位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Maiora)將海精光電場開發面積縮減七成,由93公頃大幅縮小為28.3公頃。圖片來源:擷取自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

    縮減七成開發面積 避重要野鳥棲地 海審會決議補件

    預計2024年開始營運的「海精光電場」,選址位於濁水溪出海口北側的大城濕地,屬於一級海岸防護區範圍,依法須進行海岸利用管理審查,而大城濕地不屬於國家級重要濕地,無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根據此案原先規劃,不僅涉及重要野鳥棲地(彰化縣濁水溪口濕地),且基地緊貼海岸線,有2/3土地位於海堤之外,屬海岸防護計畫區中的「災害防治區」,其餘1/3的土地則屬於暴潮溢淹的陸域緩衝區。去年海審會審查時,就因土地使用不明確,遭建議縮減開發範圍。

    開發單位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Maiora)今(29)日於海審會表示,開發面積將大幅縮減七成,從93公頃縮小成28.3公頃,剔除海堤外64.7公頃災害防治區,避開重要野鳥棲息地,開發範圍也限制於陸域緩衝區內。大會最後決議,補件後核發許可。

    開發單位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Maiora)縮小「海精光電場」開發範圍後,全區位於陸域緩衝區。圖片來源:擷取自開發單位簡報
    開發單位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Maiora)縮小「海精光電場」開發範圍後,全區位於陸域緩衝區。圖片來源:擷取自開發單位簡報

    此案另涉及土地變更,開發單位仍須向區委會申請開發許可,目前已通過初審,下一步將提送區委會大會審議。

    業者採低反射率太陽能板 鳥類繁殖期施工對策

    海精光電場規劃開發28.3公頃,太陽光電發電設施占總面積的八成(23.6公頃),總裝置容量34MW。開發單位表示,場內太陽能板將使用反射率僅4.94%的低反射性材料,提高對沿海過境候鳥的友善程度,並承諾不會使用清潔劑,僅用自來水清洗太陽能板,避免影響當地水質環境。

    開發單位自2020年1月執行第一次鳥類調查後,2021年6月起,每個月持續進行調查。開發單位也承諾,施工期間,若遇4至7月鳥類繁殖期,將不會進行機械撞擊式土木工程;冬季也會採用靜壓植樁工法等技術,有效降低施工噪音。

    環團要求劃設鳥類飛行廊道 開發單位:已讓出64.7公頃

    海審會多位委員針對大規模縮減開發面積予以肯定。但也有委員擔心,承諾縮減的範圍在未來是否仍有擴張的可能?開發單位回應,縮小開發規模後已取消設置特高壓站的變電所,拉到與永堯光電場合併,共同使用基地北側的永堯總升壓站,不存在擴張疑慮。

    至於共用升壓站的可行性,開發單位解釋,不只能源局鼓勵共用,目前也有相關方法說明能夠參考,且永堯光電場與海精光電場皆隸屬於美歐亞綠能,共用升壓站可行性高。

    根據規劃,開發單位將執行20年的環境監測計畫,營運期間每季調查一次,繁殖期更額外監測兩次,每年將至少進行六次監測,了解當地鳥類未來營運20年的生態變化情形。彰化縣政府農業處建議,應提高監測頻率至每月一次,或明確訂定繁殖期範圍。開發單位回應,目前調查頻率已高於原先承諾,並將再詳細說明繁殖期範圍。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今(29)出席海審會,建議開發單位劃設鳥類飛行廊道(綠色範圍)。圖片來源:擷取自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簡報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今(29)出席海審會,建議開發單位劃設鳥類飛行廊道(綠色範圍)。圖片來源:擷取自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簡報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出席指出,開發單位的鳥類監測不完整,還欠缺漲潮資料。因為在漲退潮期間,黑面琵鷺等保育類鳥類會飛經開發範圍內並棲息。他建議,開發基地中間應留設2公頃的鳥類飛行廊道。彰化縣政府農業處也提出類似的建議。

    開發單位則表示,開發規模已縮減64.7公頃,保留水鳥棲息空間,加上開發範圍為狹長型,若中斷將有電力配設問題,造成設施配置及經營的困難。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6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