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蘇竣
近年國際頻頻提倡「自然為本」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強調自然生態系統可以協助達成氣候變遷調適、淨零碳排等重要目標,但國內缺乏相關政策與法規,而目前施行的近似概念「生態檢核」,又因跨領域溝通隔閡、成效不彰,無法建立全尺度的規劃。
台灣河溪網等生態團體16日邀集產官學界、立委洪申翰等人舉辦「從生態檢核到自然解方」研討會,簽署「生態社群跨領域實務合作宣言」,遞交給國家發展委員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呼籲建立工程界與生態界的溝通管道,讓過去看似衝突的兩個領域能夠站在同一陣線解決問題。
用自然手段解決人類問題 「自然為本NbS」正夯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在其最新科學報告(IPCC AR6 WGII)指出,人類社會活動會影響氣候與生態系,導致氣候變遷衝擊、風險越來越複雜及難以管理,建議國際加強保育、修復生態系,才能提升整體氣候韌性。研究也發現,比起依賴人造工程抵禦氣候變遷威脅,自然生態系更可為人類提供調節功能,因此,國際公私部門與公約近年紛紛將「自然為本」(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視為重要解決方案之一。
何謂自然為本?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自然機制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問題,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以「水患」問題舉例,以往透過工程建築堤防來抵禦洪水,但其實只要利用水文作用與河川特性,如還地於河,擴大河川廊道後,自然的洪泛平原就有截流、滯洪、減緩流速等功能。在生態復育的同時,也可解決人類的問題,相較於堤坊工程的單一功能,是氣候變遷調適的多贏策略。
廖桂賢強調,自然為本的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而不單純是生態保育。與傳統的治理類型截然不同,需要政府機關跨部會合作,擴大空間尺度盤點問題,才能擬定出解決策略。
生態檢核沒有生態專業 技師也無奈:安全責任誰來扛?
自然為本在台灣尚無明確的法源與政策推動依據,目前僅有環境影響評估與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制,但這類機制與自然為本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中華民國生態技術商業同業公會理事蘇維翎解釋,「生態檢核」仍是從工程角度出發,目的是降低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找出較友善的方案,但實務上常常因為工程專業與生態專業跨領域溝通不良,導致交出不理想的「生態工程」成果。
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副分會長謝國發指出,由於以工程專業為出發點考量,「生態檢核」其實缺乏生態專業認證機制,降低了生態檢核的真實性。
但台灣省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無奈表示,依照現行法規,工程人員必須確保建築安全性,在設計標準下不能損壞,但這類生態友善工法卻要允許建築自然變動,不免讓工程技師擔憂「責任誰來扛?」
主管認證機制的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處長曾鈞敏對此回應,工程安全方面應由工程人員負起責任,這一點無庸置疑,但礙於工程會並非生態專業機關,他盼農委會能提供生態認證機制參考,再來研擬放寬相關規則,融入其他專業領域。
經濟部水利署河川海岸組長李榮富則表示,「治理」的觀念必須改變,不再用工程解決問題,而是「人做一半,大自然做一半」,隨著時間推移也要不斷重複補強工作。全民上下都必須建立這樣的觀念,才不會讓這一半的責任只由工程師來承擔。
國發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長彭紹博透露,「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規劃年份只到2022年,今年就必須提出下一期的行動方案,國發會已正式向環保署發文,要求在與各部會彙整行動方案時,評估融入「自然為本」解方。他表示,眼下最重要的工作是觀念溝通,要在下一期方案先讓大家思考這個問題,達到全民共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