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吳宜靜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本週發布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AR6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警告若升溫達1.5°C,多重氣候災害將無可避免。台灣在過去110年間已升溫1.6°C,升溫速度高於全球平均,衝擊程度也相對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2日)召開記者會,專家分析指出,台灣將面臨春季旱象更顯著、水稻減產、空氣品質下降、登革熱風險增加等氣候災害,亟須強化氣候韌性。
春季旱象增加、水稻減產、埃及斑蚊北移⋯ 台灣將面臨多重衝擊
IPCC報告盤點全球各區域的氣候衝擊與調適,在亞洲地區提到,未來將面對更頻繁的極端降雨事件,淹水、枯旱也是連帶產生的衝擊。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永明指出,在升溫的情境下,台灣可能面對春季旱象更顯著、水稻減產、空氣品質下降、登革熱風險增加等,共有八種氣候災害推估。
他表示,埃及斑蚊是導致出血性登革熱的病媒蚊,推估在持續暖化下,埃及斑蚊會往中、北部擴散,加上極端降雨導致低窪地區淹水,也會提供病媒蚊孳生環境,助長病媒蚊擴散。
陳永明呼籲,應對氣候衝擊,台灣需要考慮多重災害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發展氣候韌性。
IPCC報告也指出,人為因素造成的氣候變遷,將引發複合性與連動性的氣候風險,導致區域性問題衍生為跨區域與全球性的困境,使得氣候變遷風險變得更複雜、更難管理。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候變遷組研究員李欣輯舉例,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和乾旱,不僅使得農人受到熱傷害或生產力降低,導致家庭收入減少、作物減產,連帶使得食物價格飆漲,造成全球的糧食危機。
另一種連帶性風險則是天氣災害,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一場極端降雨,使高雄甲仙鄉小林村遭土石流掩埋、中游河道被沖毀,下游因為堤防破堤導致大量土石湧入屏東的林邊和佳冬地帶,最終是出海口的港口被破壞。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則以海平面上升為例,未來西南沿海地區可能都屬易淹地區,那麼為了能源轉型在沿海地區所做的漁電共生、週遭的離岸風電,都可能在氣候風險底下,從能源轉型的重要工具,變成另外一個脆弱的議題。
台灣氣候風險八大推估
在地調適方案 需注重夥伴關係與和包容式治理
李欣輯指出報告的另一項重點,調適的效益會隨著升溫而減低。他舉例,「策略或工程都有它的極限,台北地區有200年防洪標準,但因為土地利用等因素,堤防也很難再繼續加高了。」
人類或自然系統有存在著「硬性」調適的極限,但在「軟性」條件,例如政治、法規等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調適選項,仍有機會提高調適效益。「氣候變遷調適是一個系統性的命題,」李明旭強調,目前所採取的調適,通常沒有辦法一步到位,也沒有任何單一調適措施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此,調適措施需要具備動態調整的彈性,加上每個區域的脆弱度不同、各自面對不同的氣候風險,所以也必須因地制宜。
李明旭舉例,下水道積水排不掉的時候,許多社區會在車道做很多的防水擋板,避免水淹進地下室,「原本準備的是50公分高的擋板,但未來氣候會不會變成需要60、70公分高的擋板?」面對淹水,區域排水和防洪系統等系統性的調適措施,要先能夠解除危機,然後再透過在地調適來補強系統不足的部分;而即使是非常在地型的調適措施,民眾對於氣候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以應對未來的危機。
又或者,「每次乾旱來的時候,民眾都會自己加裝水塔來增加儲水的能力。基本上這樣的自我調適能力會變得更好,即使是供五停二的時候,社區裡大概也不會真的感受到缺水。」
面對極端天氣,許多在地調適作法紛紛出籠,「可是這些方案到底是不是好的?」李明旭認為,IPCC AR6提及的夥伴關係跟包容式治理,必須以資訊透明為基礎,包含科學知識、政府投入的資源等,讓民眾、社區、政府單位等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氣候韌性的方案設計,大家把可能的解方拿出來討論,找出一個大家有共識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