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黃思敏
疫情升溫影響太陽光電裝設進度,上週能源局及業者表示,今(2021)年6月底6.5GW目標應能如期達成,然而年底8.75GW的目標可能受到影響。
業者反映,疫情使光電工程延宕、造價成本大幅上升,對此經濟部10日宣布,調整光電躉購費率,讓因疫情而延遲至下半年才能完工的案場,能選用上半年較優費率,以降低業者趕工壓力。
光電恐難達成年底8.75GW目標 經部上週調整躉購費率
今年上半年台灣各產業受到COVID-19疫情升溫的嚴重衝擊,太陽光電產業也未能倖免,不僅原物料價格上漲使造價成本上升、相關貨運進出口受疫情影響,此外,隨著全國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光電業工程也跟著延宕。
能源局、光電業者接受環資記者採訪時皆表示,今年6月底應能如期達成6.5GW的目標,然而若疫情持續嚴峻,原訂年底達成8.75GW的目標可能會受到影響。
近期光電業者多次呼籲應調整躉購費率,以反映因疫情而大幅上升的造價成本及工程延宕。
對此,經濟部於上週(10日)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決議原本適用今年度下半年費率的案場,得適用上半年度較高的費率;此外,2019、2020年度獲得同意備案的案場,合理施工期程受疫情影響者,所適用的費率也得展延三個月。
為促進再生能源發展,政府以躉購費率,向綠電業者提供20年的高價綠電收購,每年檢討調整相關費率,基本上逐年下降,而案場將適用「完工日」當時的費率。
能源局組長林文信解釋,上週審定會的決議,「基本上達到上、下半年的費率相同的效果」,讓受疫情影響無法於上半年完工的業者,也能適用上半年較優的費率,以降低趕工壓力、分散施工期程,維護工安與品質。
光電業者:疫情使成本上升三成 費率調整如杯水車薪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宗融受訪表示,「當初設定躉購費率就是要保證5.25%的投資報酬率」,他肯定經濟部上週決議的費率調整,讓業者稍有喘息機會,然而本次費率調整的幅度約為2%,與整體約上升25~35%的造價成本相比,「不無小補,卻如同杯水車薪。」
蔡宗融曾於經濟日報分析,光電系統所使用的鋼材、鐵材分別上漲四成及五成,基樁也調高三成,模組則出現15~20%的升幅,計時工資也上調三成。他表示買不到原料或不堪虧損的光電業者,將無法如期建置,建議政府應考慮調漲費率。
林文信則強調,躉購費率的調整並非由政府片面決定,而是經由各部會、學者專家、團體組成的委員會審定,「業者當然希望能完全反應成本」,但除了原物料成本外,審定委員會將綜合考量更多因素,例如成本變動、技術的進步、目標達成等訂定費率。
案場工期延宕 屋頂型光電最受影響
蔡宗融指出,疫情擴大、全國升三級警戒以來,光電業者於第一線的建置作業受阻,其中以屋頂型光電受到的影響最大。「有些案場因為停止上班、上課等防疫緣故,不開放至屋頂施作」,此外若有案場相關人員確診,可能將因居家隔離停工14天以上,「疫情使工期很難預估。」
此外蔡宗融表示,日前513、517大停電事件也對工期延宕有影響。在光電案場完工、掛錶併聯發電前,線路影響到的範圍需暫時停電,通常幾個小時就能完成。然而蔡宗融指出,礙於現階段民眾對停電的觀感不好,光電併網必要的停電作業恐被誤解為缺電,且也要考量到居家上班者的用電需求,「要找到適合的時間停電、掛錶,是一個大難題,台電也很怕再引發民怨。」
在地面型光電的部分,蔡宗融指出因位於戶外空曠處,案場施工人員進出較不受防疫限制,然而進度卻仍因原物料供應不順而受影響。林文信表示,地面型光電案場施工前都需召開說明會,面對疫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