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要實現氣候目標,同時確保冷卻技術普及,也可能需要找到減少依賴傳統低溫技術的方法,包括「響應式」冷卻設備和冷藏的混用,以管理高峰電力需求,以及更智能化...
如果全世界要實現氣候目標,同時確保冷卻技術普及,也可能需要找到減少依賴傳統低溫技術的方法,包括「響應式」冷卻設備和冷藏的混用,以管理高峰電力需求,以及更智能化...
鷺科、鷸鴴科水鳥都跟黑面琵鷺共用鹽田、魚塭。洪夢祺表示,一般推測架設光電會影響水鳥的棲地選擇,但這些潛在疑慮仍缺乏具體資料。他比較擔心的是食物來源,尤其是曬池模式會因光電而改變...
本月稍早,24名州長跨黨派組成聯盟,代表了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口,共同呼籲建立更積極的國家乾淨車輛標準。州長們發表「國家乾淨車輛承諾」聲明,呼籲依照常識,保護國家在談判桌上地位,並建立強而有力的國家標...
氣候變遷可能威脅物種生存,物種滅絕會影響生態系的健全,因此評估動物如何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以及這些變化是否能讓族群長期存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
台電今(29日)在北、中、南三區處同步舉行「節能診斷中心」揭牌典禮,宣布即日起提供臨櫃、電話諮詢服務,並派專人走訪用戶用電場所,以專業的能源量測儀器,如電力分析儀、紅外線熱顯像儀等檢測用電效率...
全球最大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EIB)26日宣布新能源融資政策草案,禁止融資化石燃料。此政策受到氣候運動人士熱烈歡迎。如果歐盟財長9月10日採納該政策,EIB將在2020年底...
隨著世界各地的都市和社區因極度乾旱、洪水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而陷入困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安海斯-布希英博(AB InBev)啤酒集團聯合發表一份報告,強調健康的河流如何幫助調適氣候變遷...
7月是全世界各地許多社群和環境組織的環境意識月。全球數百萬人響應了本月的「無塑7月」(Plastic Free July)活動,透過停止使用塑膠、「迎接挑戰」,提高塑膠污染的公眾意識。...
高雄市「南星土地開發計畫自由貿易港區」第一期於2017年4月完工啟運,目前已經陸續進駐八家廠商,包含六家倉儲業者與兩家金屬加工業者.本計畫的原環境影響說明書中載明「進駐廠商須於營運次年3月起,逐年進行...
2019年5月27日,在大屯火山群觀測研究成果記者會上,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林正洪與研究團隊經過長期監測,認定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為活火山。消息一出,因大屯火山群緊鄰大台北地區,噴發是否會影響民眾安全...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一份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研究,一旦非洲的大象滅絕,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將增加7%,加劇地球氣候危機。但科學家也發現,保護非洲森林象...
氣候之家報導,一份外流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報告草稿稱,僅含單一樹種的人工純林和生質能作物覆蓋地球,也難以解決氣候危機。模型顯示,要從大氣中抽回二氧化碳好讓全球暖化控制在1.5°C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