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建築能源護照有用?資料公開、可靠是關鍵

    也許你想知道

    在台灣,許多家電都有彩虹標示貼紙,用顏色代表電器的節能績效等級,鼓勵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在德國,房屋節能也有類似的標示系統──「建築能源護照」,透過資訊揭露,讓能效表現佳的房子更好賣。

     報導/陳文姿

    在台灣,許多家電都有彩虹標示貼紙,用顏色代表電器的節能績效等級,鼓勵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在德國,房屋節能也有類似的標示系統──「建築能源護照」(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簡稱EPC,原始德文為Energieausweis),透過資訊揭露,讓能效表現佳的房子更好賣。

    事實上,EPC並非德國獨有,荷蘭、丹麥等國也有類似制度,歐盟早更在2002年的「建築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簡稱EPBD)開始推廣,並就要求會員國於2009年前實施EPC,如今十年過後,各國執行成果大相逕庭,德國就因為隱私顧慮、審核方式、房屋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削減了建築能源護照的影響力。

    資訊透明化,英、法腳步更快

    要先說明,德國並非每棟房子都得擁有能源護照,政府僅規定出租與出售等交易過程要提供(不需公開),另外就是民眾常出入的大型公共建築,也必須公開展示能源護照資訊。

    德國實施能源護照的經驗曾在台灣引發討論,但應用生態研究所(Öko Institut)能源與氣候組副主任布爾格(Veit Bürger)指出,其實德國並非做的最好的國家。對於EPC,其實有些國家做得更多,像英國就設有建築能源護照資料庫,提供民眾查詢,法國也因為資料公開方面起步早,帶動房仲市場上能源效率等級A的物件大為增加,有助提高該國建築部門能效表現。反觀德國因資訊不夠透明,因為太重視資料保護,能源效率高的房子並沒有反映到房價上。至今尚未建立全國性的能源護照資料庫。

    歐盟各國在房屋出租或出售過程參考建築能源護照的狀況,以法國最高。
    歐盟各國在房屋出租或出售過程參考建築能源護照的狀況,以法國最高。資料來源:zebra2020.eu

    歐盟曾於2013年發表報告《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s in buildings and their impact on transaction prices and rents in selected EU countries》,發現實施能源護照制度較久的國家,確實能影響房屋市場走向,可是現階段的執行成效和制度設計都還不夠完美。布爾格即說,能源護照是促使許多德國民眾認識建築節能的第一步,「之前很多人都不了解房屋節能是怎麼一回事,現在大家開始會互相比較,『我的房屋居然只有D,我的鄰居有C,也許我該做什麼!』」

    歐洲建築性能研究所(Buildings Performance Institute Europe,簡稱BPIE)德國計畫負責人史都威(Sibyl D. Steuwer)強調,能源護照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可靠度」,有些國家核發護照的專家甚至不用到現場評估。對此,2010年歐盟進一步要求會員國加強EPC的品質控管、罰責和宣傳。然而,各國的實施情況依舊差異很大,有些國家由中央統一掌控,德國則交由地方(邦)政府負責,雖有進行抽樣檢查,但數量太少、難以掌控品質。

    圖片來源:Andrea(CC BY 2.0)

    至於使用者端,民眾租屋或買房都有多重考量,屋主和房東進行節能翻修的動機,也不只受能源護照影響。德國消費者組織聯合會(Federation of German Consumer Organization)營建與房產諮詢專員米歇爾(Franz Michel)直說,現在德國房屋供給短缺,光要找到好房子(或好價格)難度就很高了,誰還會在意節能程度?因此削減了建築能源護照的影響力。

    EPC下一步:建築「翻修」護照

    看到多年來推動EPC的障礙,為鼓勵老建築進行節能翻修,同步解決屋主面臨的困擾,有些歐盟國家開始了新的嘗試—「建築翻修護照」(Building Renovation Passport)。能源護照顯示的是建物耗能程度,提高節能物件的價值,翻修護照則從「屋主」角度出發,提供友善且個人化的規劃,建議屋主怎麼翻修最有利。

    BPIE的史都威觀察,一般人常從簡單、便宜的改造項目做起,或先換掉故障的老舊設備,殊不知,建築在不同階段的翻修動作環環相扣,例如做了隔熱,便可減少冷暖氣設備。簡言之,只要做好完整規劃,不但可以提高建築整體能效,還可省下許多不必要的花費。

    有鑑於此,建築翻修護照不只提供技術協助,也能配合屋主的預算額度、改造意願、未來規劃(如生小孩、準備退休)等因素,提供更個人化的改造建議,希望透過友善的諮詢服務,讓屋主看到節能翻修的諸多好處,從節省電費、充足照明、減少噪音、到更好的空氣品質。

    為加快住宅節能翻修速度和屋主的執行意願,歐洲國家開始推動「建築翻修護照」。
    為加快住宅節能翻修速度和屋主的執行意願,歐洲國家開始推動「建築翻修護照」。攝影:陳文姿

    關於這套新制度,德國,法國、比利時都啟動了實驗計畫,各國有不同想像,其中一種是數位化。建築翻修經費常隨市場行情波動,政府的法規更新、金融機構的貸款標準、新科技的出現也會造成影響。假使翻修護照能數位化,便可結合資料庫隨時調整。另一種可能性更令人期待,即是整合建築的歷年整修、設備維護、電費帳單、保險資料等各種紀錄,做成電子檔的「房屋紀錄簿」。

    歐盟從2002年開始規定建築能效指令,新舊建築的節能都不放過,也不因會員國政經背景差異,且橫跨不同氣候帶而裹足不前。說到底,面對建築節能,考驗的是政府與民眾的意志與政策配套的智慧。

    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邦(Rheinland-Pfalz)政府部門大樓公開展示其能源護照。
    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邦(Rheinland-Pfalz)政府部門大樓公開展示其能源護照。攝影:陳文姿

    ※ 本文與「低碳生活部落格」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46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