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智庫解析企業漂綠陷阱 群體掩護、情感操控須慎防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李昱德(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隨著ESG和SDG逐漸受到重視,除了政府強化相關立法,社會大眾也以更嚴格的標準審視企業品牌形象,為了符合法規或是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有些公司試圖在不做出實際改變的情況下,將商品或是服務包裝得更「綠」,這樣的漂綠行為有日益複雜化的趨勢。
    綠色意識的抬頭讓有些企業透過漂綠獲取利益。圖片來源:Jess Morgan/Unsplash
    綠色意識的抬頭讓有些企業透過漂綠獲取利益。圖片來源:Jess Morgan/Unsplash

    非營利智庫「行星追蹤器」(Planet Tracker)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企業漂綠行為正變得更複雜而成熟,並歸納出現今最常見的六種漂綠行徑,將其比擬為「漂綠多頭蛇」(Greenwashing Hydra)。

    報喜不報憂、要消費者檢討 企業漂綠出「奇招」

    第一種漂綠行徑稱為擠綠(魚目混珠,Greencrowding)。由於投資人和消費者很難得知公司完整的營運狀況,多仰賴公司對外公佈的數字,部分公司利用這項特色「藏樹於林」。像是藉由組建產業聯盟,並以整體數字呈現的方式,讓外界無從得知單一公司實際表現。

    最明顯的例子是由殼牌石油等60間公司組成的「終結塑膠垃圾聯盟」(AEPW)。行星追蹤器調查發現,這個乍聽很有野心的企業同盟大部分成員與美國化學協會(ACC)關係密切,不只長期遊說反對全球性的塑膠污染公約,組織內前十大塑膠製造商,其自家塑膠回收量之於製造量更是不到0.01%,且所有公司的進度報告皆不透明。

    行星追蹤器將漂綠行為分為六種,並將其比擬為「多頭蛇」。圖片來源:行星追蹤器報告
    行星追蹤器將漂綠行為分為六種,並將其比擬為「多頭蛇」。圖片來源:行星追蹤器報告

    第二種漂綠方式為顯綠(情感操控,Greenlighting)。藉由強調產品或服務中一小部分較為環保的特點,讓外界忽略公司其他破壞環境的舉動。例如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TotalEnergies)在2021年,為展現在乎氣候目標的形象,在推特上大量使用「更多能源、更少碳排」的標籤,同時卻又增產油氣,就是一種顯綠行為,因此遭到提告。

    還有一些公司透過各種手段,暗示、明示消費者才是不環保的元兇,將問題踢給消費者,這種手法稱為移綠(推卸責任、Greenshifting)。如殼牌、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在其宣傳文宣中都使用過類似的手法,要消費者「自己算算自己有多少碳排」等,不過這種方式太容易被看破,使用上需更有技巧。

    另一個消費者很常遇到的漂綠手段是貼綠(綠色標籤、Greenlabeling)。公司在其產品或服務加上「綠色」、「生物」、「地球友善」等消費者容易認可的字樣,由於使用率太高,這類手法已經受到歐盟委員會的關注。

    第五種漂綠手段稱為洗綠(洗刷紀錄、Greenrinsing)。有些公司頻繁在上一個目標到期前,變更其減碳、環境友善目標,或是喊出難以實現的口號。如國際飲料公司兩大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皆使用過這樣的招數。他們調整回收目標的頻率之高,百事可樂在過去5年內就改口3次,可口可樂則改變2次。

    大型國際飲料公司頻繁改動回收目標,透過洗綠的方式漂綠圖片。來源:igorovsyannykov/ Pixabay
    大型國際飲料公司頻繁改動回收目標,透過洗綠的方式漂綠圖片。來源:igorovsyannykov/ Pixabay

    法規減縮企業怕出錯 減少揭露躲避外界檢視

    最後則是唬綠(銷聲匿跡、Greenhushing)。近來,部分大企業一反過往期望外界看到越多ESG相關作為的作法,只達到符合最低門檻的標準,同時不主動公開相關證明,目的就是為了讓投資人、消費者難以一窺其減碳、綠色政策全貌。一方面不會被指責沒有達成減碳目標,另一方面又比較不會被說是漂綠,可說是一舉兩得。

    近期因應歐盟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上路,包括匯豐銀行在內的多間金融機構都將部份原屬於永續金融揭露規範「第9條」( Article 9)──以永續投資作為目標的資金下修至「第8條」( Article 8)──推廣環境或社會特性及優良治理的範疇,以避免因法規緊縮,使其更容易踩線而受罰的情形,即有「唬綠」的嫌疑。

    為了因應漂綠手法推陳出新,美國、歐盟等地皆時刻搜集關於漂綠的相關資訊,並以此推出新的法規,像是歐盟提出《強化消費者綠色轉型管理方針》、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設立氣候及ESG特別小組( Climate and ESG Task Force )加強調查、取締不良行為,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然而,企業唬綠的現象正隨著法規緊縮越來越頻繁,由於相關行為會讓企業設定的ESG目標變得難以達成,無形中增加了未來因法規變動而衝擊營運的風險,因此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需要格外注意。例如公司在對外揭露的時候使用什麼樣的策略,是否特別強調某一作為、規避其他問題的狀況等,以避免不小心支持了漂綠企業。

    參考資料

    ※本文為低碳生活部落格與環境資訊中心共同刊登之〈智庫解析企業漂綠陷阱 群體掩護、情感操控須慎防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1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