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空中看海洋20年 浮游植物大量增生更嚴重了

    編譯/姜唯 ;審校/許祖菱 

    新研究指出,全球海岸線的浮游植物大量增生的狀況越來越頻繁且日益嚴重,這現象稱作「藻華」。2003年全球藻華影響範圍約3147萬平方公里(占海洋面積的8.6%)。2020年藻華面積增加了13%(400萬平方公里),發生頻率也上升59%。

    雖然藻華曾造成農漁業、觀光業的損失,但科學家認為,藻華未必都是不好的,應分辨其發生原因,以提前因應。海水表面溫度升高、海洋環流變化或農漁業廢水排放,都可能是近年藻華愈加嚴重的因素。

    2017年9月美國伊利湖發生的藻華圖片來源:NASA/USGS 衛星
    2017年9月美國伊利湖(Lake Erie)的藻華現象。圖片來源:NASA/USGS衛星

    藻華可能帶來益處也可能有害。大部分的藻華是有益的,這些浮游植物可作為海洋生物的食物,提供營養來源。但有的藻華會產生毒素,讓魚類死亡,或是大量耗氧而形成缺氧的「死區」(dead-zone)。2016年,在智利發生的藻華就讓鮭魚養殖場損失了約8億美元。2017年到2019年間,發生在佛羅里達的嚴重藻華影響旅遊業,光Airbnb訂房就損失了7000萬美元。

    這篇3月刊登於《自然》期刊的研究運用了2003年至2020年間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阿卡(Aqua)衛星拍下的76萬張影像,研究分析的153個國家中,有126個國家有發生過藻華。科學家繪製出藻華分佈和趨勢綜合地圖,並編寫了一套辨識藻類顏色的系統,但無法以此研判藻華的影響是好是壞。

    研究作者之一、美國國家有害藻華辦公室(U.S. National Office for Harmful Algal Blooms)主任安德森(Don Anderson)告訴《路透社》,藻華並非都不好,有些藻華可帶動高產值漁業。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藻華變動的因素。

    研究指出,產生藻華的原因因地而異。有些地方與海面溫度升高有關,氣候變遷也可能擾亂海洋環流,影響上下層海水的混合及營養物質的流動。

    路透社》報導指出,農漁業也會有影響。富含肥料的廢水排入海洋,會讓海水的養分激增,讓浮游植物變多。研究也發現,芬蘭、中國和越南的水產養殖可能與藻華的生成有關。

    作者總結道,研究藻華的形成和消散可評估其風險和效益、制定管理策略,以減少可能的危害。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73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