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低碳飲食──糧食、能源、氣候的三角關係

    也許你想知道

    面對氣候變遷,首當其衝的是農民社群。現代化農耕和畜牧方式以及食物浪費也間接加速氣候變遷。人類社會必須調整糧食系統,不只是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食物分配系統也要跟著改變。

    文/彭瑞祥 環境資訊中心

    農業活動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彭瑞祥攝。

     

    不永續農業助長碳排放  氣候變化反過來衝擊農業

    在許多地區面臨氣溫升高和極端氣候災害日益頻繁的情況下,首當其衝的就是社會上最貧困的群體,而其中很多是農民社群。另一方面,全世界人口持續成長,到2050年預計會達到96億,糧食需求也更高,但現代化農耕和畜牧方式,又是造成暖化員元凶的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人類社會必須調整糧食系統,不只是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食物分配系統也要跟著改變,本文探討糧食、低碳、氣候的三角關係,尋求低碳飲食的可能。

    農業活動所產生的甲烷及氧化亞氮,也是溫室氣體的來源之一,在台灣,這兩種溫室氣體排放,分別有16%及87%來自農業部門;而農業活動所使用的除草劑、殺蟲藥、化學肥料,一次性塑膠製的資材,以及包裝、運輸、販售所使用的能源投入,也是間接促成碳排放的來源之一。

    因此,友善土地的農產品,通常包括耕作過程中減藥、減少化肥、無毒、低運輸里程、減用一次性塑膠資材、甚至是有機農法、近自然農法或自然農法所生產的產品。例如「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合作社」模式,核心精神就是「共同購買」,到合作社全台各大取貨站的貨品,大部分都可追蹤到產地和生產者,並有專人定期產地拜訪和聯繫,確保農民耕作過程善待土地和消費者。而這幾年來興起的農夫市集,則提供友善環境作物更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管道,光是在台北市,就有東區248農學市集、金華街彎腰市集、公館水花園市集、永康公園市集等等、天母自然農法市集,以及台博南門園區的田裡有腳印市集等等。

    如果講究的是低運輸里程的低碳食材,在鄰近淺山地區的傳統市場、公有空地或登山步道入口,也是消費者可以接觸在地小農的據點,若能選擇常見的地瓜葉、紅鳳菜、皇宮菜、莧菜、珠蔥、香椿、攀藤類的南瓜、瓠瓜、薑黃等等,都是符合時令便不需太費事照顧的蔬菜,生產過程符合低碳原則的在地食材。

    淺山地區常是小農自種自售的據點,彭瑞祥攝

     

    抑制糧食浪費浪費   亦是減少耗能的途徑

    每天有數億人挨餓的同時,在富裕國家和台灣,每天卻有大量的食物被浪費掉。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損失或浪費的糧食超過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相當於每年約13億噸。腐爛食物所產生的甲烷,其溫室效應為二氧化碳的25倍。可見食物浪費也間接促成氣候變遷。

    而在亞太地區,根據農委會國際處的資料,糧食損失與浪費率高達26%,約6.7億噸,其中零售與消費端的浪費達40%(約2.67億噸),當中又以肉類為大宗;估計一年浪費的糧食可餵飽8億人,約為亞太地區所有貧窮人口數。由此看來,設法消除浪費,對於扶助貧民也會有助益。

    除了運輸、包裝和保存技術不良導致的損失,消費端的「剩食」也佔很重要的原因;為解決食材過剩賣不出去的狀況,有業者如聯合利華飲食推出「永續廚房」的概念,協助餐廳從廚房管理、餐廳管理入手,提出參考原則,讓餐廳管理者嘗試改善儲存方法、採購過量以及未能確實掌握消費者需求的問題,從廚房開始減少食材浪費。

    另一種情況是食物銷售體系造就的問題,尤其是超市淘汰「即期品」的法則──即所謂的「1/3潛規則」,將距離有效期限僅剩1/3的食物丟棄。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2016年計資料,以全台177家大小通路的回報的超過有效日期食物數量,推估每年被浪費的食物在量販店約3894噸、超市約6338噸、便利商店1.1萬噸、餐飲業1.4萬噸,總計達到3萬6千噸。而因為「1/3潛規則」的作用,平均來說,每個通路據點一年有31公噸的逾期食物,進入廢棄物的處理流程。

    目前已有許多來自民間的創新作法,媒合商家和窮人,創造善用糧食的機會,處理食物銷售體系造就的浪費問題。例如淡水竹圍工作室在社區早餐店舉辦剩食工作坊,邀請香港藝術工作者方韻芝示範用吃剩的月餅來做料理,開啟社區對剩食再利用的新想像。由年輕人組成「人生百味」,主動與婚宴主辦單位聯繫,將婚宴剩餘的食物,經由專業廚師重新處理,供應給街友,又能顧及弱勢者的尊嚴。近來也有諸多試驗性質的「食物銀行」陸續成立,例如「高雄飛揚食物銀行」、苗栗縣政府也成立「愛心食材交換平台」,立法院裡更有立委提出《食物銀行法》草案,希望藉由這項機制,同時減少剩食與弱勢者飢餓問題。

    推廣雜糧作物  抑制肉食消耗

    畜牧業占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二,占農業甲烷排放量的78%,肉類比植物或豆類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水。為了飼養牲畜,包括奶牛,數百萬畝雨林被砍掉用來開闢牧場。

    聯合國曾在2016年推廣「國際豆類年」,根據台大農藝系教授名譽教授郭華仁〈雜糧復興吧!國際豆類年談糧食多樣性〉一文,豆類的蛋白質含量為禾穀類的2至3倍,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禾榖類欠缺的離胺酸, 在豆類中較為豐富,而甲硫胺酸與色胺酸在乾豆中較少,禾榖類則較多。禾穀類與乾豆類一起食用,不同胺基酸互補,讓蛋白質達到最大效益。

     

    豆製品,彭瑞祥攝

     

    郭華仁在文章中指出,「除了有益健康,乾豆在農業上也好處多多。與禾穀類、油料作物或各類蔬菜輪流種植,豆類能將空氣中的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從而可以給下一季的作物提供氮肥,提高產量;並提供土壤微生物所需的養分,有益土壤健康。」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1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