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研究:氣候變遷加劇 海洋熱含量連4年破紀錄

    編譯/姜唯 ;審校/許祖菱 

    全球升溫再度拉緊報,不僅氣溫升高,連海洋也愈來愈熱。根據11日最新發表的研究,2022年全球海洋熱含量(ocean heat content, OHC)再度破紀錄。從2019年至今,海洋熱含量已連續4年創下新高。

    2023-01-14  001_cr
    1958-2022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公尺熱儲量變化,圖為IAP/CAS資料。圖片來源:Another Year of Record Heat for the Oceans(CC BY 4.0)

    2019至2022 連4年海洋熱含量破紀錄

    幾十年來,地球氣溫處於上升趨勢,但並不是每年都破紀錄。海洋的變化較慢,但趨勢更為顯著。研究作者之一、美國明尼蘇達州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 in Minnesota)氣候研究員亞伯拉罕(John Abraham)說,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加劇,海洋原本波動相較不明顯。2018年海洋年均熱含量未破紀錄,但之後連4年(2019~2022)皆破前一年紀錄。

    研究所指的海洋熱含量是海洋上層熱量,即海面下2000公尺所吸收並儲存的熱量,這數字反映出氣候變遷的影響。研究人員解釋,從太陽進入地球系統的熱量多於從地球逸散到太空的熱量,這些多餘的熱量90%以上被海洋吸收。

    華盛頓郵報》報導,據研究人員估算,2022年增加的海洋熱含量大約是2021年全世界總發電量的100倍。報導也指出,很多氣候現象與海洋能量有關,此研究有助解釋為何近年極端氣候事件不斷升級。

    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全球研究單位共同進行,成果發表於《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

    海水上層變暖 上下對流減少 海洋鹽度也發生改變

    根據《中國科學報》,研究也指出了海洋鹽度的變化。根據「鹽度差」指數,1955~2021年,全球上層2000公尺海洋的高低鹽度差異有明顯的增加趨勢;2022年全球「鹽度差」指數也來到1955年以來的最高位。

    華盛頓郵報》解釋,海洋暖化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例如,某些地區發生海洋熱浪的機率增加,對生物造成威脅。暖化也會讓海水膨脹,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同時,膨脹的表層溫水比深層海水更輕,容易維持在上層,導致上下層對流減少。熱量困在海表,讓暖化加速,深層海洋也不易獲得上層的氧氣和營養。

    此外,部分地區的海水因暖化、水份蒸發變得更鹹,但也有些地區的海水因降雨量增加而變得較淡。導致研究中出現的「鹹變更鹹,淡變更淡」的鹽度變化趨勢。

    珊瑚礁 圖片來源:pexels
    上層海洋變暖,會讓上下層海水的對流減少,進而影響海中含氧與營養。圖片來源:Saad Alaiyadhi / pexels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81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