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台灣首份離岸風場生態調查出爐 施工期間鯨豚活動顯著下降

    報導/孫文臨

    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苗栗竹南海洋風場(Formosa 1)營運一年多,已提供約7.5億度的綠電。為理解離岸風場對台灣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經濟部能源局對該示範風場進行開發前、中、後的生態監測調查,完成台灣第一份離岸風場營運期間的生態報告

    報告比對水下聲學資料發現,風場區域的白海豚等齒鯨類於施工期間顯著下降,但施工後逐漸回復到開發前的活動狀況。目擊紀錄上,風場區的白海豚目擊次數也少於鄰近對照區海域。

    背景噪音也會影響鯨豚健康,圖為白海豚。圖片來源:林務局。
    台灣西岸為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離岸風場影響了牠們的生存空間。圖片來源:林務局。

    苗栗海洋風場施工前、中、後生態調查報告出爐

    蔡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發展離岸風電,預計2025年將有700架離岸風機,設置在台灣西部海域。許多環保團體與生態學者擔心,離岸風場將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衝擊,特別是瀕臨絕種的台灣白海豚,以及冬季過境的候鳥生態,然而台灣過去並無相關研究。

    能源局委託專業團隊,在苗栗竹南示範風場進行為期三年的離岸風場生態調查,蒐集開發前(2018)、施工中(2019)、完工後(2020)三個階段的海洋生態狀況,包含水下噪音、鯨豚、底棲生物、魚類和鳥類的生態調查,以掌握離岸風場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

    能源局在今年公布《離岸風場海洋生態研析-示範風場營運期海洋生態監測作業研究(摘要版)》,是台灣第一份離岸風場本土生態實證成果,可做為下一階段區塊開發風場環評的參考資料。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郭鴻儀就建議,海委會應參考這份生態報告的研究方法,訂定一致的調查規範,要求每一座離岸風場都應比照辦理施工前、中、後的生態調查,以彌補台灣海洋生態基礎資料不足的問題。

    鯨豚觀察範圍,黃色為海洋風場區、綠色為對照區。
    紅線為海洋風場區鯨豚監測調查範圍、綠線為對照區。圖片來源:示範風場營運期間測作業研究報告

    鯨豚:施工期間活動量顯著減少  完工後回升到開發前狀態

    在鯨豚調查方面,報告利用目視紀錄與水下聲學調查進行監測,並在風場鄰近區域選了一處無開發的對照區作為比較基準。

    三年監測結果顯示,海洋風場區僅目擊過9隻白海豚個體、對照區則目擊到26隻,且對照區的目擊個體,年齡組成更年輕,還曾於2019年目擊過母子對。由於冬季海象不佳時容易造成誤判,目擊調查僅能在夏季海象良好時執行。

    透過水下聲學資料,研究發現白海豚等齒鯨,在海洋風場區施工期間(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的活動量顯著下降,「最靠近風場的監測站在施工階段幾乎完全沒有齒鯨活動現象。」而風場區監測資料顯示,施工後(2020年)與施工前(2018年)並無顯著差異,代表齒鯨在施工後的活動量逐漸回復到開發前。

    不過,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研究員認為,報告在施工前的調查時間太短,所收集的資料代表性不足,過去20年的調查資料顯示,白海豚會使用這個棲地,「台灣人民花大錢請專家共同調查一小片海域是前所未聞,可惜前期調查未結合歷史資料,成果頂多算是一份調查資料,而非研究報告。」他認為,政府不該只公布摘要版,應該盡快將完整內容公開。

    郭鴻儀也說,這份調查的時間太短,短短三年的調查仍難斷定海洋生態的實際影響,無法直接判定海洋生態是否恢復成原先的狀態,建議能源局應持續在海洋風場進行長期的生態調查,不該就此中斷。

    離岸風場不僅影響海洋生態環境,也可能衝擊鳥類活動的路徑。圖片來源:中華鳥會

    鳥類:風場區密度低於對照區且連年下降

    在鳥類調查方面,研究團隊以雷達偵測與繫放追蹤兩種方式調查,並搭配研究員望遠鏡觀察,以驗證雷達的偵測能力,同樣也有選定對照區與風場區同步觀察。

    彙整三年的鳥類觀察數量發現,2018年施工前的平均鳥類密度最高,2019年施工期間與2020年營運期間,風場區的鳥類密度都低於對照區,且2020年的風場區鳥類密度又較2019年更低。

    繫放追蹤則發現,不同鳥類物種受到風場的影響有明顯的差別,白眉燕鷗主要往澎湖北方海域移動,與彰化遠岸風場有較大的重疊範圍;紅燕鷗主要往澎湖西北邊活動,與風場無重疊;而鳳頭燕鷗主要在近岸覓食,部分活動範圍與允能風場與彰化近岸風場重疊。

    海洋風場的風機葉片旋轉高度介於25~190公尺。分析鳥類飛行高度,10公尺以下的紀錄佔68.6%,在100公尺以上的很少。「但這可能受到調查方式的影響,因為鳥類飛行高度愈高,愈難被調查人員察覺。」繫放追蹤的14隻燕鷗個體的飛行高度則多低於25公尺。

    目視調查鳥類飛行高度與種類數量
    鳥類飛行高度與種類的目擊調查記錄。圖片來源:示範風場營運期間測作業研究報告

    水下噪音:打樁影響逾20公里  風機運轉影響約1公里

    在水下噪音監測方面,報告指出,125赫茲(Hz)低頻噪音在風機打樁時的影響可超過20公里,並且因海床地形變化而有所不同;施工船舶噪音影響達5公里;風機運轉時則影響約方圓1公里的範圍。

    打樁、施工船舶與風機運轉所造成的水下噪音地圖。
    打樁、施工船舶與風機運轉所造成的水下噪音地圖。圖片來源:示範風場營運期間測作業研究報告

    報告也指出,氣泡幕是目前打樁常用的減噪工法,但其減噪的成效與當下的海洋環境息息相關。「當海流水平速度超過2.5公尺時,或海床深度超過50公尺時,氣泡幕的減噪效果可能會遠低於預期。」

    報告建議在施工前先調查海洋資料,或在施工前期試打樁,測量氣泡幕減噪效果、並推估影響範圍,如此一來在大量打樁時,才能讓氣泡幕有預期的減噪成效。

    此外,針對底棲生物與魚類的生態調查結果則顯示,離岸風場施工並未使兩者的物種數量減少,底棲生物的物種調查更於打樁施工後明顯新增分類群,可能與人為施工引入新棲地類型有關。報告寫道,「由於目前的監測期較短,尚無法看到整體的變化情形與長期下來風機的影響狀況,目前取得的海域生態資料,可做為後續長期監測之背景資料。」

    底棲生物種類數量
    底棲生物的物種數量在風場施工後有所增加。圖片來源:示範風場營運期間測作業研究報告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4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