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動

    【活動回顧】邁向深度低碳社會-「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公民學院課程培訓

    邁向深度低碳社會-「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公民學院課程活動紀實

    文/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林怡均、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吳玗恂

      劇烈的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能源、產業、經濟與社會衝擊,使得節能減碳已成為世界趨勢,甚至成為地球公民基本的生活態度與行動。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與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風險中心)合作舉辦之邁向深度低碳社會—「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公民學院,於106年3月25日熱烈展開!

      課程首先由風險中心周桂田主任做簡短開場,之後區分為四個場次:首場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王寶貫主任,講授台灣深度減碳的背景與未來;第二場由新創綠能企業—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博士,以實務經驗分享公民參與如何實踐綠能未來;第三場則是風險中心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講授能源轉型與公民協作的多重形式;終場則由台大氣候行動社顏東白前社長,代表分享校園節能如何由下而上推動治理。

    【台灣深度減碳的背景與未來】

      王寶貫主任講述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導致的劇烈氣候變遷,是過往歷史氣候不曾有過的現象。後來雖有京都議定書的簽訂與生效,但因排碳大國未簽訂或半途退出,因此成效不彰;2014年底各締約國所提交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INDC)、以及2015年巴黎協定的簽訂雖有其減碳貢獻,若要保持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高不超過工業化之前水準的2℃,仍非常困難。

      我國政府雖於2008年及2015年分別訂定了2025年與2030年、2050年的減碳目標,不過此目標的人均碳排量仍遠低於巴黎協定中2050年人均碳排(約1.7噸)目標。因此,我國實有必要擘劃深度減碳之永續發展藍圖,以知識經濟帶動低碳技術的發展,並以透明的對話與監督機制建立社會共識,以此深度減碳之契機融入國際社會,實踐產業與社會轉型。

     

     

     

    【群募綠能未來:實踐低碳社會的公民參與】

      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博士首先以德國、丹麥、日本等各國實例指出,再生能源若以民間合作社模式或能源公司結合在地民眾入股的共同獲益模式,往往能大幅提升公民對再生能源的支持度以及相關建設的速度。

      因此,陳惠萍博士分享她在綠能群募平台「陽光伏特家」的實務經驗、以及屏東養水種電的案例,指出透過太陽光電躉購政策以及綠能群募平台,如今一般大眾也可以很容易地認購太陽能板,或是提供屋頂、土地等,共享綠能建設的收益回饋。當自身轉變為「有感」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太陽能板的募資、甚至是建設與維運,不僅可享有穩定的售電獲利,更能以實際行動支持能源與低碳社會的轉型。

     

     

     

    【公民就是能源-能源轉型與公民協作的多重形式】

      第三場由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主講,以公民的集體改變來形塑社會的轉型為題。首先以未來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的面貌切入,討論我們應該要如何改變生活習慣與型態。我們必須要改變既有的化石燃料業結構,包含投資與產業結構。更進一步地要如何推動這些改變,趙家緯博士後研究員認為除了藉由政策的誘導來推動,節能與效率是最重要的部分。

      除了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誘導與執行,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更為重要,從整體公民的改變,進一步讓社會產生轉型。比起由上而下模式可能面對決策者偏好的改變,集體的行動更具有影響力。透過審議式民主的公民參與形式,讓資訊能被公開與傳散,讓公民的意識能被更加的瞭解。

     

     

    【由下而上的校園節能治理新模式】

      終場則是討論校園的節能工作,顏東白前社長以此次公民學院所在的社科院為例,先以校園電費的支出與電費的計價制度切入,發現各系所的計費與支出方式皆不相同,同時在資料的取得上也非常不易。因此台大氣候行動社於2016年開始針對校園公共建物的電力進行研究,以不同空間電力管理模式為討論的目標,結合來自不同系所社員的相關知識,提出電力管理改善建議。

     

     

      另外在電力管理方面,台大氣候行動社更進一步地開始進行自發性的節電倡議工作坊,顏東白認為這樣的節電倡議應該是由下而上的機制。而除了與系所合辦的節電工作坊之外,若能整合學校各相關綠色社團的社團活動,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也因此有了成立學生會永續部的契機。現階段永續部希望推動透明用電資訊平台,讓資料可以更容易被讀取與瀏覽,而各系所的電費應該如何計算也必須更清楚明確,期待能有更全面的校園節能制度檢討與改善。

      最後,由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與課程學員分享與勉勵,並頒發課程結業證書予每位完整參與全天課程的學員。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77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