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數: 44
用核能對抗氣候變遷「不可行」 歐美核能管理專家列十大原因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前主席、法國能源管理局前局長等專家聯合發表聲明指出,核能不會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行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且難以快速帶來顯著效益。撰文者亞茲寇(Gregory Jaczko)博士...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前主席、法國能源管理局前局長等專家聯合發表聲明指出,核能不會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行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且難以快速帶來顯著效益。撰文者亞茲寇(Gregory Jaczko)博士...
今年將在中國昆明舉行第15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COP15),各國政府預計將簽署一項類似《巴黎協定》的協議。協議內容包括,在2030年以前,將30%以上...
麥肯錫估計,接下來幾十年間,每年需要投資9.2兆美元,才有可能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C並終止氣候危機。這等於是目前投資金額再增加60%,相當於全球企業利潤的一半、2020年全球稅收的1/4。報告警告,經濟轉型將影響每個國...
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最大出海口「乞沙比克灣」(Chesapeake Bay)的熱浪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加。科學家表示,如果這些趨勢持續下去,可能導致漁獲物種減少、殺死底棲生物族群,並使某些水域缺氧問題更嚴重。...
一間挪威雜貨電商Oda,在給顧客的收據上增列商品的碳排放資訊,結果高碳排產品的銷量明顯下滑。Oda表示,這些收據讓顧客了解到,他們購物的碳足跡有多高,結果也導致紅肉和其他高碳排產品的訂單減少了。不同於電商常見的促銷活動,Oda不提供買多送多的優惠...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新公布的年度分析發現,2021年是有紀錄以來第六熱的一年,也是全球近1/4人口經歷了破紀錄高溫的年份...
德國副總理暨聯邦經濟事務與氣候行動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表示,德國沒能實現2021年的氣候目標,今明兩年很可能也無法達標。他說德國「必須將減排速度提高兩倍」,才能實現2030年的目標。去(2021)年對於德國的氣候...
根據右派智庫「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的研究,進口商依進口商品碳足跡繳納碳邊境稅,將有助於減少污染,並提升英國經濟水準。這家致力於研究自由市場政策的智庫指出...
根據《衛報》,專門研究極端天氣的氣候學者埃雷拉(Maximiliano Herrera)表示,去(2021)年全球有400多個氣象站打破了單日的歷史最高溫記錄。此外,台灣東部的太麻里測站在去年8月11日記錄到40.6°C...
根據一份刊登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影響下氣溫升高,將導致腎結石患病人數增加,病患痛苦程度也因高溫和脫水而加劇。研究人員使用兩種氣候情境,來估計本世紀末...
2019年1月,熱浪席捲阿根廷南部海岸蓬塔通博(Punta Tombo)地區,當時陰涼處氣溫飆升至44°C。美國華盛頓大學學者主導的科學團隊調查發現,在破紀錄高溫發生的幾天內,就熱死了至少354隻企鵝。...
英國《衛報》報導,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澳洲紐卡索港(Port of Newcastle)宣布,即日起將100%使用再生能源供電。與此同時,澳洲全國電力市場的煤炭發電量,降至2021年最後一季的最低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