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世紀末預言 IPCC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報導/彭瑞祥;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全球最具權威的氣候科學社群25日發布《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科學家警告,最糟的情境下,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而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會有八成消失融入海中,強颱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增加。學者提醒,面對氣候危機對人居環境的衝擊,無法再仰賴傳統的工程做法,人們如何「調適」、提高「韌性」,都需要仰賴教育調整新思維。

    冰島的Jökulsárlón冰河湖。聯合國新聞照片,Laura Quinones攝。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報告,向來是氣候變遷資訊的權威來源,也是國際社會理解氣候變遷和相關問題的基礎。IPCC 20~23日在摩納哥召開第51次會議,並於25日發布《SROCC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匯集了大量科學證據,探討來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海洋、沿海、極地和山地生態系統,也探討如何強化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的「韌性」以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今(26日)舉辦媒體沙龍,邀請專家解析這份報告的意義。

    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揚乾表示,SROCC報告涵蓋所有的水文層面,包括海洋水循環、海洋熱浪以及海洋生態系瓦解的關係,把科學家對海洋、水文和極區所看到的相關問題做一次完整闡述,同時也是第一份強調「教育」作為解決方案之一的IPCC報告。

    氣候變遷下的海洋關鍵事實

    根據IPCC新聞稿,目前全球海洋的「溫度已經更高、酸性已經更強,且生產力已經降低。冰川和冰蓋的融化正在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的極端事件正在變得日益嚴重。值得注意的幾項事實包括:

    • 海平面世紀末最壞情境上升1米、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世紀末將有八成消失融入海中。

    • 海洋熱浪頻仍:「海面日溫度超過1982年至2016年間該區域99%」,稱為海洋熱浪,發生的頻率加倍,且更為持久、更強、更廣。

    • 海岸濕地消失:20~90%將在2100年前流失。

    • 海洋含氧量降低:海洋面積在100至600公尺深度的含氧量降低的情況,預估在2031~2050年之前會佔59~80%。

    • 海洋物理與化學成分改變:到本世紀末,1970年以來觀察到的累計海洋吸收熱量,預估將再吸收多5~7倍的熱量。相較於1986~2005年水準,上層200公尺的年平均密度分層,在本世紀末將增加12~30%,阻撓垂直營養物、碳及氧的流動。海洋表面pH值較於2006~2015年水準,2081~2100年前減少約0.3個pH值。

    無標題

    • 颱風成為強颱的機率增加:氣候變遷增加北大西洋最強熱帶氣旋的極向遷移,也與人類活動強迫的熱帶擴張有關。開始有證據出現,證明近數十年來,每年第四或第五級熱帶氣旋的出現比例增加。

    • 極圈森林火災風險增加:野火情形增加與永凍土融解,以及北極圈和高山水文的變化,造成了生態系統擾動的頻率與強度。包含對植被與像是馴鹿和鮭魚等野生動物的正面與負面影響。

    • 魚類和海洋生物數量減少:20世紀以來的海洋升溫,已造成漁獲潛力降低。許多區域中,魚類與貝類數量因全球升溫與生物地質化學變化的直接間接影響而減少。

    • 藻華對全球產生威脅:有害的藻華自1980年代開始因氣候與非氣候因素,像是河岸營養物逕流等,出現範圍擴張與頻率增加的情形。所觀察到的有害藻華趨勢,部分是因為海洋升溫、海洋熱浪、含氧量降低、優養化與汙染所致。有害的藻華現象已對糧食安全、觀光、在地經濟與人類健康造成負面衝擊。

    • 永凍土含碳釋放至大氣將達千億噸:本世紀末,近地表永凍土層(3~4公尺內)將有69±20%的減幅。預計導致釋放累計百億至千億噸(GtC)的永凍土碳含量,加劇氣候變遷程度。

    無標題

    全球暖化 其實就是海洋暖化

    這份報告指出,海洋升溫和酸化、氧氣損失和營養供應變化已在影響著沿海地區、遠海和海底海洋生物分佈和豐度。魚類種群分佈的變化已減少了全球捕撈量。而未來有些區域(特別是熱帶海洋)將持續減少,但某些區域如北極可能會增加。 高度依賴海產的社區恐怕會面臨營養、健康和糧食安全的風險。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地球表面有71%是海洋,全球暖化其實就是海洋暖化。海洋所累積的熱,會影響到整個海流系統,不論是淺層、深層洋流都深受衝擊。

    他舉珊瑚礁生態為例,IPCC SR15的報告早就警告,如果全球升溫超過1.5℃,70~90%的珊瑚生態系會消失,若超過2℃,甚至有99%會消失。而全球珊瑚礁生態系達284300平方公里,雖然只占海洋面積約0.2%,但卻是已知10萬種生物(和未知約8~900萬種生物)的棲息家園;且全球有十億人口仰賴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維生。珊瑚生態系崩潰對人類處境的影響可想而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發布新聞稿評價這份報告,全球海洋專案負責人坦澤爾(John Tanzer)指出,報告清楚說明氣候變遷會影響海洋健康,進而影響人類福祉。無論是珊瑚礁、紅樹林、魚類族群或沿海棲息地,氣候變遷和人類壓力正在迅速摧毀全世界數億人生活所依賴的自然資源。

    深澳海域的珊瑚礁。資料照片,活塞教練王銘祥提供。

    北極海冰量下降 凍土融化  高山環境重大變化影響下游社區

    報告指出,北極海冰範圍在一年中的每個月都在下降,且在變薄。如果全球升溫超過1.5℃,那麼北極海洋無冰期只出現在9月(冰量最少的月份) 的情況將為百年一遇。 若全球升溫2℃,這種情況將會高達三年一次。

    已凍結多年的常凍地面正在升溫和解凍,預計21世紀內將發生大範圍的凍土解凍。即使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到2100年,25%左右的近地表(3-4 米深度)多年凍土將解凍。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大幅增加,則可能會損失約 70%的近地表多年凍土。

    北極和北方多年凍土保有大量有機碳,幾乎是大氣中碳量的兩倍,如果它們解凍,有可能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WWF北極計畫主任溫瑟爾(Peter Winsor)指出,報告清楚顯示,氣候變遷正使極地地區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和不確定性。海冰是極地地區的熱帶雨林。許多極地物種依賴海冰生存,棲息地正在消失。氣候變遷的快速發展也威脅著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生計和文化。此外,「這不是地方性的威脅,全世界都依賴極地來降溫。」

    報告也針對高山地區的影響提出評估。WWF全球淡水專案負責人奧爾(Stuart Orr)說指出,氣候變遷也對地球「水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包括全世界高山上的冰川融化、積雪減少、永凍土解凍,導致海平面上升和河流流量變化。這些現象威脅著當地社區的適應能力,以及上游到大海之間各物種的生存。

    報告發現,像歐洲、東非、熱帶安第斯和印尼等地發現的小型冰川,預計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 年將失去80%以上的現有冰量。

    高山冰凍圈的退縮將繼續對娛樂活動、旅遊和文化資產產生不利影響。下游的可用水量和水質也受到改變,對農業和水電等許多部門產生影響。

    聯合國新聞照片
    安地斯山脈的冰川。來源:聯合國新聞照片,Daniela Gross攝。

    減緩氣候衝擊和生態損失齊頭並進  「調適」要儘早

    報告強調,減緩氣候變遷和減緩生態損失的措施必須齊頭並進,並與調適作為充分整合。此外,人們必須大幅度恢復海洋本身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整個人類社群必須加快腳步,根據巴黎協議確保更健康的海洋,並積極轉向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WWF則是提醒,要幫助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遷,人們必須先認識正常運作且健康的河流和淡水系統的價值,進而發展出健全的水資源政策、實踐、投資和治理。

    受邀在媒體沙龍解讀報告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童慶斌指出,從2001年納莉颱風、2002年的北台灣乾旱、再到2018年823高雄淹水以及春季的乾旱事件,綜觀這20年來,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機會確實在增加。

    面對未來的氣候變遷趨勢,調適的思維和作法也要跟上。他舉例說明,以調適的觀念來說,我們無法無止盡的用工程思惟如加寬排水道、加高堤防等作法讓「淹水」不要發生,而是要降低「淹水」對人的影響。

    就像一個人的健康,並不是讓他不要生病,而是生病後可以很快恢復──這就是調適的基本精神。童慶斌解釋,「這也是為什麼韌性很重要,意思是,我可以受災、我可以受損,但我可以很快恢復。」因此「我們的思維要變」,這也呼應了IPCC報告所著重的「教育」作為解決方案的一環。

    他也針對政府提出建議,科技部過去做過氣候變遷對沿海地區、漁業的影響,已經起頭做了盤點,也建立了方法論,但後續需要由各部會持續深入。整個政府應該「在過去科技基礎之下,化成政策行動」,此外,雖然政府相關單位做了不少工作,但還缺少一個透明的監督機制,沒有清楚的揭露。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MC)助理研究員⾼佩懃也在媒體沙龍中分享了國際科學社群對報告的回應和評價。

    ⾼佩懃彙整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氣候科學家的觀點指出,整體⽽⾔,國際科學家再次提醒海平⾯上升所帶來的風險,並認為海平⾯上升已是無法逆轉的事實,但可以降低影響,其對⼈類社會有極⼤的威脅,特別是具有⾼度脆弱性的地區,應制定更明確的調適策略。

    他指出,科學家明確指出,「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應儘速透過各⽅⾯深度的轉型,將升溫控制在1.5~2℃以內。」

    0002

    0003

    0004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1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