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

    IEA:立刻停止投資石油、天然氣開採 才能達到2050淨零排放

    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表示,如果全球能源業要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那麼今年就必須停止投資生產新的化石燃料,和未設置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燃煤電廠。

    德國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 2施工照。照片來源:Nord Stream 2/Paul Langrock

    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 能源業得做出前所未有的改變

    氣候之家報導,IEA首次發表實現巴黎協定1.5°C目標的情境模擬報告,其中指出:「(要實現1.5°C目標)2021年,除了已執行的電廠外,不能再有新核准開發的油氣田,也沒有新煤礦或擴建活動……淨零表示化石燃料使用量要大幅下降。」

    IEA認為,未來30年能源業要淨零並非不可能,只是很具挑戰性,全球能源的生產、運輸和使用方式要發生前所未有的轉變。

    IEA過去因長期低估再生能源發展,和誇大化石燃料的作用而受到批評,現在突破過去的模型推出淨零方案,受到分析師和環境運動者的歡迎。

    石油改革國際(Oil Change International)組織資深研究分析師特勞特(Kelly Trout)向氣候之家表示:「IEA加入呼籲停止化石燃料的開採的行列,是個巨大的轉變。石油公司以前使用IEA的模擬情境,來合理化進行中的化石燃料擴張活動。化石燃料業正在失去重要盟友。」

    IEA預測 2050年風能太陽能將佔總發電量70% 

    IEA預期,富裕國家將比發展中國家更早實現能源業碳中和,以實現2050年前電業脫碳。屆時全球能源使用量將減少8%左右,同時總服務人口會增加20億,全球經濟將成長一倍。

    在這樣的情境下,2035年起新的燃油汽車將停售,2040年全球電業將實現淨零排放。

    2050年,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和水力等再生能源,將取代電力系統中的化石燃料,提供總能源供應的2/3和發電量的近90%,光是風能和太陽能就佔總發電量約70%。

    同時,化石燃料能源佔比已從今日的近80%減少到20%。石油和天然氣繼續用於製造碳密集型產品,如塑膠、水泥和鋼鐵,且設施皆配備碳捕捉技術。

    2030年,發達經濟體將不再有無碳捕集與封存(CCS)的化石燃料發電。2040年,其他國家也陸續跟上,無CCS的化石燃料發電完全被淘汰。2050年,石油需求將比2020年的水準低75%,天然氣低55%。

    2030年石油天然氣產業 人均年收將下降75%

    IEA建立於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原是為了確保石油供應的安全。現在IEA力求貼近能源轉型趨勢,同時繼續服務其產油股東。

    在IEA的淨零排放情境下,石油和甲烷生產集中於少數低成本製造商,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到2030年代,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經濟體人均年收將下降約75%。報告說,雖然會有新的收入來源,但不太可能完全彌補石油和天然氣縮水而導致收入減少。

    根據Carbon Tracker的分析,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和南蘇丹等國家將未來幾十年最容易受到石油和天然氣營收下降影響的國家。在赤道幾內亞,政府收入的81%來自石油和天然氣。

    特勞特說:「相對較不依賴石油作為收入來源的富裕生產者應該儘快行動,幫助那些處境較艱難的國家……像英國、挪威、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應思考如何幫助全球公平正義地淘汰化石燃料。」

    IEA碳捕集與封存技術預測 遭批太樂觀

    IEA的情境還包括2030年代迅速部署CCS技術,讓2050年尚有部分化石燃料,主要是天然氣,保留在電力系統中,延續世界對污染能源的依賴。不過特勞特認為,CCS技術實際上發展緩慢,IEA的報告有點太樂觀了。

    倫敦帝國學院科學家、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1.5°C報告的主要作者羅傑(Joeri Rogelj)告訴氣候之家,如果IEA的碳捕集水準無法實現,2050年電力系統中,天然氣的量將需要降低。

    「CCS基礎架構能否快速有效地擴展,是問題的關鍵。」他說。

    IEA已承諾將其淨零情境模擬報告納入其年度重要出版物《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WEO)。WEO是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的重要能源指南。

    參考資料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4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