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陳文姿
位於彰化芳苑外海的台電離岸風電一期計畫預計下個月進行水下基礎工程,趕在年底前正式併聯發電。不過,規劃做為運維基地的彰化漁港南區工程仍在環評程序中。
今(17)日環保署進行彰化漁港開發計畫第四次小組審查,針對將漁港南區從休閒專區改做運維基地,委員建議補充海域底泥、鳥類復育、空品改善措施等資料後通過初審,全案需送大會審查後才能確定。
彰化外海是離岸風電熱門區,經濟部規劃2025年以前完成的5.7GW風場中,彰化就佔了10個風場、4.2GW。彰化縣府表示,如果能在下個月通過環評,會加快漁港工程,希望在8、9月就先提供一至兩個臨時駁位。
離岸風電運維專用碼頭 空氣品質、鳥類、白海豚成焦點
彰化漁港用地位於彰濱工業區鹿港區西北側,2007年通過環評。北區近程計畫29.4公頃已在施工中,維持漁港用途。南區遠程計畫21.69公頃尚未開發,原作為休閒專區,這次申請變更希望改為離岸風電運維基地,預計可提供六至八個駁位、約可供40幾艘運維船隻出入。
彰化外海是離岸風電兵家必爭之地,2025年前預計有10個風場併網,分為離岸約3海浬、離岸20-40海浬兩大區塊。跟台中港、台北港、興達港等提供大型風機設備裝卸用的港口不同,彰化漁港定位在提供風機維護使用。
彰化縣府表示,變更後可減少填地面積,維持較大的水域,對環境有利。環委則質疑縣府低估運維船造成的空氣品質影響。縣府澄清,較遠處的風場會以大型SOV作業船(又稱飯店船)做為海上據點,往返遠處風場的船隻數也會減少。
鳥類是另一個審查重點。自彰化漁港2007年通過環評以來,水鳥已大幅減少。縣府認為這與彰濱工業區開發、填海造陸等相關。對此,工業局已在彰化沿海規劃2萬平方公尺的海洋公園,營造高灘地進行鳥類復育。環委要求提出具體計畫。
彰化漁港外海是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彰化縣府表示會規範港區20浬內減速,中華白海豚棲息範圍內船速也不能超過6節,以減少生態干擾。運維船也會使用硫含量小於0.5%的低硫油。
漁港轉型兼漁民轉型 環評承諾需加強監督
本次審查是彰化漁港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及「第3次環境影響差異報告」的併案審查。前者是針對當年環評通過後至今的環境報告,環委認為需釐清海域底泥的重金屬原因,尤其著重鳥類復育計畫。後者是針對變更運維碼頭的計畫,重點在施工與運維空氣品質改善、跟生態監測計畫。兩案均建議修正通過。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也是2007年當年的環委文魯彬質疑,從休閒漁業轉到離岸風電,為何缺乏當地漁民的意見?彰化縣府轉達地方漁會意見表示,參與風電運維也是漁民重要的轉型。能源局也表示,希望將風電運維的量能留在台灣。
文魯彬也提出,環保署監督環評的預算少、人員少,開發單位應提出讓第三方客觀、公平單位加入監督環評承諾的做法。
離岸風電運維需求
台電離岸風電一期計畫1月已經舉行首支水下基礎鋼管樁完工,預計三月起陸續設置21部風機。彰化縣預估,2020-2022年台電、沃旭、彰芳都有運維需求;2023-2025年後還要加上海龍、中能風場。
彰化經濟暨綠能發展處副處長王盟貴說明,預計台電工程在9月接近完工,這時需要運維船入場。如能順利在下個月通過環評,可望屆時提供一至兩個臨時駁位供運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