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世界土壤日民間推小農「種碳」 將提報國際認證機構取得碳權

    報導/廖禹婷

    每年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 WSD),土壤為人類生存根本,然而近年來農業「綠色革命」導致大量化肥、農藥流入土壤,加上氣候變遷導致旱澇災頻傳,以及工業化發展造成的污染,都讓土壤大量流失。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自去(2021)年底發起「小農種碳」計畫,透過協助小農以減少翻耕、使用生物碳堆肥等方式為土壤增匯,今日也召開記者會,預告年底前將會提報國際減碳認證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以取得碳權。

    氣候變遷導致旱澇災頻傳,也造成土壤大量流失。圖片來源:擷取自晁瑞光簡報

    全球糧食碳排超越工業 2022世界土壤日關注土壤健康與糧食安全

    全球有95%的糧食來自於土壤,顯示土壤對糧食生產的重要性,今(2022)年聯合國也將世界土壤日主題訂為「土壤:回到食物開始的地方」(Soils:where food begins),希望讓大眾了解,土壤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糧食安全息息相關。

    國際糧農組織調查發現,在2019年全球人為二氧化碳中,「農業」及「森林土地利用改變」就佔了27%,顯示農業對氣候變遷的衝擊並不小。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指出,若再加上食品工業的碳排量,全球糧食碳排就將高達34%,甚至超過工業的32%。

    其中,土壤有機質流失是大氣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方儉說,若能減少土壤有機質流失,甚至增加有機質,一方面可維持土壤健康,還能確保民眾吃到健康的農產品,更可利用土壤成為最好的碳匯區域。

    農委會也在上個月公布三大自然碳匯路徑,規劃2040年完成自然碳匯增量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然而我國土壤碳匯尚缺基礎資料,目前尚未被納入溫室氣體排放移除源。

    2022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題為「土壤:回到食物開始的地方」(Soils:where food begins),希望讓大眾了解土壤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糧食安全息息相關。圖片來源:擷取自晁瑞光簡報

    把碳種回土壤 國內小農種碳計畫年底將提報國際認證 力拚「種碳履歷」 

    據估計,地球有8600億噸的二氧化碳都存在土壤裡。若每年土壤中增加千分之四的二氧化碳存量,就能抵消當年人類排放的多餘二氧化碳。「千分之四倡議」(4 Per 1000 Initiative)於2015年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首次被提出,意指每年讓土壤增加0.4%(千分之四)的有機物質儲量,就能將碳留在土壤以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同時維持土壤健康、提升糧食安全。

    為響應倡議,綠色消費者聯盟自去年底便發起「小農種碳」計畫,今年5月開始正式與小農簽約合作,協助小農以減少翻耕、增加覆蓋、使用生物碳堆肥、減少土壤沖刷、鼓勵兼作及輪作等方式種碳,目前已累積約60位農友參與。

    方儉提到,目前仍在評估各農地的碳儲存量基準線,未來超過基準線的儲存量,才能算是額外「種」出來的碳。另外,參與種碳的小農都必須透過「努力小農App」記錄並揭露種碳過程,預計年底前基準線計算完成後,就會將相關紀錄及減碳成效,提報國際減碳認證機構「黃金標準」以取得碳權。

    此外,計畫也十分強調為小農增加收入。方儉說,由於農民必須靠減少翻耕,或利用土地現有的資材製成生物碳堆肥等方式種碳,反而能有效降低種植成本,而未來若經國際認證,也形同取得「種碳履歷」,可為農產品創造永續價值。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去(2021)年底發起「小農種碳」計畫,於今日世界土壤日召開記者會,預告年底前將會提報國際減碳認證機構取得碳權。攝影:廖禹婷

    土壤流失、污染、盜採土石嚴峻 民間籲地質敏感區回歸農業及保護用地

    台灣位處熱帶及亞熱帶,農業生產除了受到極端氣候影響,也必須面對工業化發展帶來的土地破壞、污染。近年有許多廠商,將事業廢棄物的粉灰混於土壤,或是以焚化爐底渣充當土方回填,導致土壤中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微生物系統都被改變。

    立委陳椒華指出,國內土壤流失及盜採土石情況嚴峻,許多農地上原有的土壤被廢土、廢棄物,甚至是污泥或事業廢棄物取代。也有不少廠商在農地上蓋硬舖面興建違章工廠、砂石場或土資場,造成原有農地污染而無法耕作。他強調,未來將持續關注農土問題,對於違反農地農用及盜採土壤案件會要求行政單位追查到底,並將土地恢復原狀。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也指出,我國近年來積極推動國土計畫,放寬非常多農業土地給商業、住宅或工業用地,卻少見土地回歸農業或保護用地,以台南龍崎彈藥工廠遺址為例,佔地300多公頃的土地,雖位於山崩地滑的地質敏感區,仍被劃分為工業用地。他呼籲政府,國土計畫應考量將這類地質敏感區,變更回林業或休憩用地。

    許多土資場內皆為有毒事業廢棄物而非乾淨土方,但仍被回填至漁塭或農地。圖為屏東枋寮鍇霖土資場。圖片來源:擷取自晁瑞光簡報
    焚化爐底渣被充當土方混入土地。圖片來源:擷取自晁瑞光簡報

    相關連結

    COPYRIGHT © 2021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永續科學研究計畫「臺灣2050零碳社會的轉型治理分析與實踐」
    本網站由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資訊中心共同更新維護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514室 電話:02-33668422

    文章瀏覽點擊數
    1532526